獻寶似的來到樓下,不顧孫元起正在編譯書稿,死活拉著孫元起上樓,看她們“最新、最重大的結果”。孫元起只有隨她上去,便看見艾琳娜和妮娜站在大書架前,整整兩個書架上都擺著同一種書。封面用粗黃布裝幀,開本足有a3紙大小。孫元起驚訝得目瞪口呆:老佟這是從哪兒淘換來的?
三個女孩看到孫元起吃驚的樣子,感覺自己辛苦沒有白費,相對展顏。
孫元起走到近前,隨手抽出一冊,就見封面上大字寫著“永樂大典”,下面是雙行小字“卷七千六百三”“杭字部”。開啟,裡面是白宣紙、朱絲欄,內容用工整的楷書精心抄寫。《永樂大典》!絕對是真的《永樂大典》!即便孫元起從來沒見過《永樂大典》,可心裡早已確定這便是國寶《永樂大典》了。
後世的書籍中無數次提到《永樂大典》,均說該書散佚殆盡,百不存一。如今卻落在自己的手上!孫元起激動地問道:“這有多少冊?”
“六百三十二冊!”妮娜得意地說,“我數了兩遍,絕對不會錯!”
“啊?”孫元起張大嘴。
看到孫元起張大嘴巴的樣子,艾琳娜開心極了:“這可是我們花費了幾天工夫才整理出來的,或許書堆裡還有,但絕對不會超過10本了!”
“好,好,你們做得非常好!”孫元起擊掌讚道。
“那是!”莉莉絲得意地翹起下巴,頭後的馬尾辮晃個不停。
孫元起拍拍三個人的肩膀:“你們的工作非常有價值!我要用單獨的一間屋子來存放這套書!”
接下來的幾天,受到鼓勵的三個小姑娘再接再厲,先後從書堆中找到《四庫全書》的底本兩千餘冊,還有二十多種宋刻本、三十幾種元刻本。至於明刻本,幾乎比比皆是,總也有四五百種。
孫元起不知道版本知識,可認識字兒:看那些密密麻麻蓋滿硃紅印章的刻本,再加上明清著名人士的題字,自然知道這些宋、元刻本書是如何的價值連城。為了存放這些珍若拱璧的寶貝,特意在圖書館第五層找了最安全、最適合的房間。最後,從書堆中整理出的《四庫全書》底本越來越多,只好在四樓又找了幾間屋子,才把這些書安頓下來。
至於那些數量最多的清刻本,只好委委屈屈地呆在二樓、三樓的書架上。老黃曆、教科書則擺放在最下面的大廳。有些書,老佟收拾回來時就是破碎的,得拼合好送到城裡的琉璃廠,請人重新修補裝池好,再重送擺到書架上。;
孫元起在樓下編譯教材,每當累了的時候,就會到收藏珍貴圖書的五樓書庫中徜徉,在一枚枚藏書印、一段段題跋、一頁頁文字間,感受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這些書,在清朝覆滅以前,恐怕是不能面世的,因為這些其實都是有主之物,尤其是《永樂大典》殘卷、《四庫全書》底本,那絕對是皇家藏品。如果朝廷知道了,要予以徵收,難道經世大學還敢和中央政府對抗麼?
有一次,孫元起在摩挲《永樂大典》的時候,忽然想到,與《四庫全書》、《永樂大典》齊名的敦煌遺書、安陽甲骨是不是現在都已經出土問世了?那得趕緊收藏。如果佟文圖書館中再有那麼些寶貝,老佟和佟文樓定會隨之不朽。或許,這是對老佟最好的紀念吧!
1901年9月27日是辛丑年的中秋節。在中國傳統習俗中,這是除了春節外最隆重的節日。孫元起有些後悔把開學定在10月1日,這樣,很多學生就不得不得在旅途中度過中秋了。
中秋節前兩日,老佟兩個侄子佟友、佟益駕著車來接孩子回家過節。到了城裡,才知道現今學校已經搬到城外,老鄭領著他們找上門。
聽到老佟侄子到來,孫元起急忙從圖書館下來。見了孫元起,佟友、佟益連忙跪下請安。孫元起避開去:“可當不得你們這個禮!”上前扶起兩人,卻朝他們鞠了個躬:“老佟的事情,是我對不起你們。”
孫元起想起來到大清的第一個中秋節,便是和老佟倆人呆在馬神廟裡過的。倏忽三年,孫元起在城外有了一所大學,但老佟卻已經過世一年了,京師大學堂也名存實亡。在中秋節之際,看到佟友、佟益,說起老佟生前的事情,不禁相對唏噓。
說了半天,孫元起問道:“今年的收成怎麼樣?日子過得如何?”
佟友是佟家的老大,恭敬地回答說:“今年收成還行,日子還過得下去。說句不怕先生笑話的話,都說‘半大小子,吃死老子’,三個小子送到您這兒,家裡一下子少了三張嘴,可寬裕不少。收成差點,也能吃個半飽。”
孫元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