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袁世凱、張之洞,不覺搖了搖頭。
吳越見孫元起搖頭,不覺睜眼怒視:“你覺得這些人有那個不該殺麼?”。
孫元起解釋道:“推翻滿清統治,我自然是非常希望的。不過對於製造滿漢對立,卻覺得有些過了。畢竟經過這數百年的交流融合,滿族已經徹底被漢荊七,成為中華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必要再強分彼此,製造衝突,釀成後患。
“哼!“吳越明顯對孫元起這種和稀泥的主張有些不滿,卻沒有駁斥接著說道:“此次進京,本來是準備尋找機會刺殺幾位親王或者大學士的。恰好碰上清廷為了敷衍社會變革的典論同意君主立憲,並派遣五大臣出國考察、撥集資料,我便決定改變目標刺殺這幾個人。”
孫元起有此好奇:“你為什麼決定刺殺這五個人呢?”
吳越道:“因為主張君主立憲的,實際上都是滿清鷹犬,比吳三掛、洪承疇還不如。吳三掛、洪承疇只不過是投靠韃子做了賣國的漢奸:而這些立憲派,卻是要保滿清的萬世富貴,讓我漢人的子孫世世代代都做韃子的奴隸。這些人豈不該殺?”�1�7
孫元起點點頭:吳越所說,真還非常有道理呢!
見孫元起點頭,吳越也頗為自得:“明天早上,這幾個人要動身去天津,我決定在火車站動手,殺一做百,以做效尤!“;
看他這副談笑風生的樣子,渾不似明天不是去刺殺,而如同是去赴一場盛宴一般。孫元起心中不禁萬分佩服:二十世紀前五十年的青年,真是把國家命運、民族興亡看成是自己的責任,所謂生命,便如同枝頭盛開的千重櫻一樣,隨時準備殉爛地凋零。
吳越聲音變得有些低沉:“死,我是不怕的。尤其是為民族而死,我覺得光榮而喜悅。只是在死之前,我想弄清楚幾個問題。
聽蔡鶴琴、章枚叔等幾位先生說,您是中國最聰明的人,所以今天想找您問問。”
孫元起心裡有一種說不清楚的情緒,卻不知如何說起,當下只好說道:“您問吧!敞人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吳越說道:“我想知道,我們漢人能推翻韃子的統治麼?”
“能!“孫元起斬釘截鐵地回答道。事實上,在7年以後的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會帶著清王朝的末代皇帝浮儀,在養心殿裡舉行最後一次朝見禮儀,宣佈皇帝退位。自此,漢人開始執掌中國權柄,儘管後來有曇花一現的張勳復辟、偏安一隅的偽滿州國,都改變不了漢人執掌的局面。
孫元起旋即補充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在未來六、七年間,滿清就會走入歷史的墳墓,我們漢人開始建立民國、選大總統!“
吳越有些高興,絲毫沒有懷疑孫元起所說的究竟是真是假,又問道:“那我們漢人建立中華以後,能打倒西方列強麼?”
“能!“孫元起回答得乾淨利落。事實上,隨著西方列強在兩次大戰之後的衰敗,中國所要打倒的目標開始變成東瀛惡鄰。但中國人民經歷八年的浴血奮戰,終於光復故土。之後歷次戰爭,也都無敗績。”不過這需要四十年左右的時間!“
“四十年啊!“吳越臉上一副幢憬之色,彷彿看見中國打敗西方列強的宏偉場景,不禁嘔嘔嘴:“孫先生,你一定要好好活著,等到那一天,別忘了燒紙錢告訴學生啊!“
孫元起有些傷感,用力地點點頭。
吳越接著問道:“先生,我還有最後一個問題,我想知道,我們漢人什麼時候能生活得比世界上所有人都好、都幸福?就好比漢唐盛世一樣,各國景仰中華文化,八方來朝。”
孫元起想到一百多年後,中國雖然沒有超越美國,但是已經把日、德、英、法等昔日的老大帝國甩了八條街:民生雖然還有這樣那樣的短板,可是全國上下都洋溢著奮發的氣息,為著復興中華的宏偉目標而努力拼搏。如果我們能走得更穩些、走得更久些,八方來朝完全可以期待。
況且,現在處於1905年,我們已經在努力修正一些歷史的彎路,相信在未來的一百年間完全可以達成這個目標。想到這裡,孫元起非常肯定地回答道:“一百年間,我們就可以恢復漢唐舊觀,人民安居樂業!“
吳越聽到之後,臉上盪漾著從心底散發出的喜悅。儘管他長得不是很好看,可這笑容美得侍心動魄,是孫元起見過的最真摯、最幸福的笑容。
吳越非常興奮地站起身,衝孫元起深深地鞠了一躬:“謝謝先告的答疑解惑。得了先生的答案,我覺得我的犧牲是有價值的,明天我也可以從容地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