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取出最上面的一個卷軸,就著電燈,慢慢展開,只見厚實橙黃的紙上,畫著烏絲闌,用小楷工整地抄寫著一卷佛經。雖然歷經千年,字跡如新,彷彿還有墨香溢位。即便孫元起不懂書法鑑賞,也能感覺其精妙無比。展到卷尾,上面寫著:大乘密嚴經。
薇拉抱著小念祖站在一旁,看孫元起深情專注地打量著發黃的舊紙卷,不禁有些好奇地問:“揚克,你看的那是什麼?”
孫元起這才抬起頭,答道:“這是一千五百年前,某位信奉佛教的中國人精心抄寫的佛經。而這些箱子裡面裝的,都是那個時期的文獻資料。”
“一千五百年前?”薇拉連忙湊過臉來,看了幾眼,大為驚異:“真奇怪一千五百年前的漢字居然與今日毫無二致”
薇拉來華數年,為了融入中國日常生活,不僅學會粗略的對話,還識得不少漢字。所以當她在一千五百年前的經卷上發現居然還有自己認識的漢字,不免驚訝異常。
“很吃驚麼?”孫元起有些得意,“要知道,自從兩千年前漢字發展到楷書階段以來,它們幾乎發生沒有任何變化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與兩千年前的祖先用文字來交流,不會存在任何障礙”
“這真是太令人吃驚了就拿英語來講,別說公元450年到1150年間的古英語,就是公元1150年到1500年間所使用的中古英語,距今不過五百多年,美國很多的大學生都已經無法看明白。你們居然能輕鬆讀懂兩千年前的文字”薇拉對於中國文化的神奇,終於有了更深入的體會。
孫元起道:“根據可靠的文字記載,我們中華民族,尤其是漢民族,從五千年前就在遠東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一直到今天,雖然有外敵入侵,雖然有萬千災難,但文化從沒有出現過斷層。而與我們同時代的古埃及人、古巴比倫人早已灰飛煙滅,成為歷史的遺蹟為此,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們就應該感到驕傲和自豪”
不過想到十多年後的五四運動,導致中國文化開始出現嬗變;再加上建國後的繁簡字改革、文化“大**”,新世紀的國人已經很少能認識繁體字,讀文言文恍若天書,張口閉口都是往外蹦英語單詞,孫元起又難免有些失落:那時候,我們的文化算是出現斷層了麼?
“五千年前?”薇拉更加震撼,“我的天哪五百年前,哥倫布才剛剛發現美洲大陸。不說五千年前,就說你手中那捲經書出現的時候,美洲大陸還是印第安人的天下,寬廣無垠的草原上到處都是成群遊蕩的美洲野牛。
“至於歐洲,在一千五百年前還處於中世紀的黑暗時期。封建割據帶來頻繁的戰爭,造成科技和生產力發展停滯,人民生活在毫無希望的痛苦中。那時候留存下來的原始文獻極少,我猜測,整個歐洲加起來,也沒有眼前這些多要知道在那個時候,教會統治非常嚴厲,控制了西歐的文化教育,嚴厲禁止科學思想的傳播,並設立宗教裁判所懲罰異端,學校教育也都是為了服務於神學。甚至在教皇格里高利一世時期,古羅馬圖書館也被付之一炬。而且,即便是《聖經》,也只能抄寫在羊皮紙上,而你們已經學會了造紙用紙不過,你是如何發現它們的呢?”
對於發現過程,孫元起不是很清楚,也不想多說,只是簡略地介紹道:“這些東西原本藏在我國西邊一個偏僻的山洞中,最近剛被人發現。”
“為什麼藏在山洞裡?”薇拉更好奇這個問題,“是因為這些資料很寶貴?還是因為戰爭?或者說,有人迫害那些佛教徒,所以他們把經書藏了起來?”
孫元起剛想說不知道,眼前忽然晃過六七年前老佟看見廁紙滿臉抽抽的表情、以及佟文樓裡那染血的圖書,語音中帶著濃濃的感情:“那是因為我們先輩愛惜字紙,即便是寫完的紙張、用破的書籍,也不會隨便丟棄,要麼把它們送到廟裡恭敬地焚化,要麼把它們珍藏起來。這些文獻資料,就屬於後者”
“你們中國人真是珍愛文化啊”薇拉感喟道。
“不是‘你們中國人’,是‘我們中國人’”孫元起笑著糾正道。
看小念祖伸過手,想觸控那捲《大乘密嚴經》,孫元起連忙小心地把它捲了起來,仔細放進箱子鎖了起來,然後接著說道:“等兒子長大了,自然有他看的時候祖先的文化傳到了我們這一代,我們就要把它更好的傳承下去,這才上對得起祖宗,下對得起子孫。我們中華文化,不就是這樣一代代傳下來的麼?”
。,
一〇五、新蒲新柳三年大
�1�7見敦煌遺書已經全部到手,孫元起心中大石頭頓時落地,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