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活動。;
孫元起臉色有此不悅:從這樣師範傳習所出去的老師,如何能肩負起宣傳知識、推廣科技、開啟民智的重任?師範傳習所鋒成這樣,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
看了半天,三個人都有些失望,決定改變行程,先去營坊口都司湖畔的兩湖總師範學堂看看。�1�7
兩湖總師範學堂是光緒三十年(1904),張之洞以庫平銀四萬三千兩的巨資,將兩湖文高等學堂改建而成的。學校規模宏大,設仁、義、禮、智、信五齋,計劃招生一千二百名,號“千師範”。,學制五年。校內另設有附屬初等、高等小學堂各一所,作為學生實習之處。
或許因為這是湖廣地區最高等的師範學校,張之洞倍加重視,校門口居然有持槍站崗的新兵。
三人都是經過大陣仗,加上相貌打扮也像學生,想過這種門禁實在是易如反掌。當下公推派楊度上前,用一口濃重的湖南腔去和士兵交涉,只說自己是支郡師範學堂的學生,來學堂找一位名叫“任君意”。的同鄉。士兵果然被騙過,三人輕輕鬆鬆地進了學堂。
相較前兩所學校,兩湖總師範明顯正規許多。此時正值上課期間,能從錯落有致的教室中不時聽到老師授課的聲音、學生誦讀的聲音。駐足大致分辨了一下,就有讀經講經課、算學課、教育課、博物課、物理課等。
作為物理學出身的孫元起,自然首先到講授物理課的教室邊上旁聽,就聽到裡面的老師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說道:“…………有重學斯有力學,天氣壓於上,地氣壓於下,見重所見力矣。物有動、靜二理,靜者運使動,動者阻使靜,皆須力。明其理,則殺物力以省人力,助人力以勝物力,妙用自無窮焉。省力、助力之器有七:一曰權杆,二曰輪軸,三曰滑車,四曰斜面,五曰尖劈,六曰螺旋,七曰齒輪。”。
聽了半天,孫元起才明白,這廝是在從牛頓第一定律出發,開始講力學。
可是你不能用白話好好說麼?把牛頓第一定律翻譯成“任何物體在不受任何外力的時候,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會很難麼?非要拽文!連孫元起都是費好大勁才明白,很懷疑那些坐在下面的學生能不能聽懂。
聽了片刻,孫元起又來到博物課的窗外,聽裡面說話磕磕絆絆的,貌似也是一今日本人:“………,大清欲打破歐美諸國之封鎖,獲得獨立與自由,並實行新政,僅靠本國之力量斷斷無法達成,總需招募國外有識之士,在其左右獻計獻策,籌劃徑營各種事業。環顧宇內,能戮力扶持大清者,舍我日本而其誰?去年,我大日本將士於東北不懼犧牲,奮勇血戰,痛擊沙俄,為大清收復河山,即為一證也。故而大清煤、鐵等礦產,亦當與我日本合作,共同開採,以杜西洋諸國之凱覦!”。
孫元起聽了這話,心中怒火大作,就想進屋看看說出這話的究竟是何等貨色。還沒邁步,就被楊度牢牢扯住:“百熙,你進去是不合適的!”。
“?”孫元起不解。
“你可是提學使,堂堂從二品的大員,難道你要進去和他辯論,一逞口舌之快?你可是剛到湖北不久,就在眾目睽睽之下,和人口角,威信何存?學生們又會如何看你?稍安勿躁!你要想請他走人,哪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兒?何必此時徒逞意氣!”。
聽了楊度的話,孫元起才悻悻然止住衝動。
事實上,日本為了輸出文化,在中國發展親日勢力,一直積極爭取中國的教育權。在啞年,日本帝國教育會就設立了“清國派遣教員養成所”。,專門訓練派遣到中國的教員。民間團體也建立了類似的機構。啊年,在東京還成立了清國派遣女教員養成所。有些日本大學直接招聘一些志願到中國的師生,來華擔任學校老師。
在清末這段時間內,大批日本教習來華任教,人數最多時達五六百人,遍佈中國各地。在日本人撰寫的《論日本在華教育勢力》一文,公然聲稱:“日本在華教育勢力有三種,即日本教習、日本留學生和譯成華文的日本教科書。”。
好在經過孫元起這麼多年的努力,譯成華文的日本教科書在中國已經潰不成軍,日本留學生也規規矩矩地呆在經世大學裡學習五講四美三熱愛,現在要剷除的,就是剩下日本教習了!(未完待續。
一四〇、入室幾人成弟子
俗話說:“聽人勸,吃飽飯。”
孫元起性格素來平和,很少與人為難,不是那種慷慨激昂、絕不回頭的型別。聽了楊度的話,心中暗自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