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部分(2 / 4)

小說:重生之大科學家 作者:兩塊

。他們陝西現在兩面受敵,兵力嚴重不足,想調程子寅部回援。”

“什麼?”張世膺和周維楨頓時一齊站起身。

吳祿貞看完電報,面色深沉:“敘甫說的沒錯。趙行止在電報中命程子寅部必須於25日前啟程,由平型關西上,儘快抵達陝西鄜州一線,防禦甘軍東路進攻。”

周維楨大為憤慨:“趙景行他是什麼意思?我們現在北有禁衛軍、毅軍,人數不下三萬;南有袁世凱的北洋精銳,人數不下兩萬,難道就不是兩面受敵?本來我們就人力、戰力都不佔優勢。他還要調走程子寅所部,這不是釜底抽薪、落井下石嘛?”

他轉過臉,對吳祿貞說道:“司令,要不我們先把電報壓下來,趕緊和張統制、藍協統達成協議,明天就派程子寅部北上?等他們和薑桂題的毅軍接上火,乒乒乓乓打起來,管他什麼趙都督、李都督的電報。那時候部隊就是想撤也撤不下來!”

吳祿貞、張世膺、何遂三人都苦笑著搖了搖頭。

“怎麼,這計策不行?”周維楨急忙問道。

張世膺作為燕晉聯軍的參謀長,主動解釋道:“幹臣兄所言本來是條妙計。不過卻忽略了至關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程子寅部也有電報房。不用說,這封電報肯定是先發給程子寅,然後才發給我們的。就憑程子寅對孫元起的愚忠勁兒,他現在沒拉起隊伍不告而別,已經算是對得起我們了。你還指望他能聽咱們的命令北上?趙都督之所以發電報過來,可不是為了徵求咱們的意見。他不過是想告訴我們他的安排,讓我們儘快調整部署,以免到時候措手不及。”…;

吳祿貞此時長嘆一口氣:“大好局面,功虧一簣啊!”

何遂急忙上前勸解道:“司令不必灰心!我們聯軍本部還有近萬人馬。加上第二十鎮和第二混成協的兵力,對付禁衛軍、毅軍那些老爺兵綽綽有餘。只要我們攻下京城,滅了滿清帝室,形勢將天翻地覆,又何懼之有!”

周維楨也道:“不錯!無論如何,我們先滅了滿清狗韃子再說!”

吳祿貞無奈地苦笑道:“如果我們現在不動。這局面還能維持一段時間;只怕我們一動,南邊的袁慰亭也該動了!”

這也正是張世膺、何遂等原第六鎮革命義士最擔心的問題。第六鎮對付禁衛軍、毅軍,或許還有一戰之力;但要碰到袁世凱麾下的北洋精銳,那就難說了。畢竟袁世凱是北洋軍的精神領袖,而第六鎮又是老北洋的底子。這兩下要是碰了面,譁變、臨陣倒戈什麼的隨時都可能發生。

何遂上前一步:“司令,開弓沒有回頭箭!事已至此,我們只能一條路走到黑。與其困守愁城坐以待斃,不如集結全軍奮力北上,沒準還有一線生機!”

張世膺道:“不,應該說有很大勝算,關鍵就看我們和袁慰亭之間誰更快。只要我們在袁慰亭追上之前,與張敬輿、藍季豪兵合一處,舀下京城,那就立於不敗之地。如果行動慢了,只怕就難說了!”

周維楨也勸道:“司令,快下命令吧!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啊!”

吳祿貞咬咬牙,狠命一捶桌子:“好!人死鳥朝天,不死萬萬年,咱們就再幹一票大的!我倒要看看是他娘姓袁的腳麻利,還是哥幾個的腿快!幹臣,你去十一協李秀山(李純)協統處商議借兵,明早就帶一標人馬北上,與程子寅部交接防務。”

“遵命!”周維楨大聲答道。

“敘甫,你等會兒給張敬輿、藍季豪發電報,就說他們的條件我吳某全答應了。然後再通知各部營以上軍官明早七點開會,商討開拔北上事宜。”

“好!”何遂用力點點頭。

“育和老弟,你今夜再辛苦一下,制定出北上的方案,越快越好,越詳細越好!”

“是!”張世膺敬了個軍禮,“司令如果沒有什麼別的事,那我們就告辭了。”

吳祿貞想了想,補充道:“其實我們這次北上,是孤注一擲,以命相博。但凡行軍打仗,必須未慮勝先慮敗。所以我們必須考慮如果腿腳沒有袁慰亭快,那該怎麼辦?在這封電報裡,趙行止勸我們第六鎮兄弟現在就和程子寅部一道西上,以免在此陷入苦戰。但我不願過去,為什麼呢?

“第一,現在直隸形勢雖然艱險,但北有第二十鎮和第二混成協,南有我們第六鎮的兄弟,處理得當的話,事情還是大有可為的。如果我們走了,張敬輿、藍季豪他們怎麼辦?如今革命形勢如火如荼,我們不能因為自己貪生怕死,置友軍於險境而不顧,更不能給滿清苟延殘喘的機會。

“第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