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青春歲月。從小學、中學一直到耶魯大學,七年留美耳濡目染。對他後來的思想形成和政治理念都影響深遠。
光緒七年(1881),原定十五年的幼童留美計劃中途夭折,全部學生被召回國,正在耶魯大學就讀的唐紹儀也不例外。奉召回國後,他先是被安排在天津水師學堂繼續學習。因為精通外語,次年他就被李鴻章推薦給前駐天津的德國領事穆麟德擔任秘書,一同前往朝鮮幫助設立海關。就在朝鮮,他遇到了命中貴人——袁世凱。
袁世凱對唐紹儀非常賞識,不僅把他留在身邊擔任隨員和翻譯,兩人還義結金蘭。拜了把兄弟。從此唐紹儀便隨著袁世凱節節高升,青雲直上。儘管出身不正,但自1881年回國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的三十年裡,他從一介品級低微的小吏逐步洊升到侍郎、尚書、巡撫等,升遷頗速,不可謂不奇。
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宣統皇帝即位後,袁世凱被開缺回籍。其親信也多被清洗出局。唐紹儀自然在劫難逃,於1911年1月被迫宣佈辭職。退隱天津。直到袁世凱進京組閣,他才重新出山,擔任內閣郵傳大臣。
武昌首義後,南方各省紛紛宣佈獨立,國家有土崩瓦解之勢。在這種岌岌可危的情況下,清廷一邊調集大軍穩固北方形勢,一邊意圖透過和談化解危機,於是袁世凱被任命為議和全權大臣,負責和談事宜。袁世凱是內閣總理。自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