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部分(3 / 4)

小說:重生之大科學家 作者:兩塊

密佈的三峽水道以及崎嶇婉轉的山間小路都漸漸無法滿足實際需求,這就迫切需要修建一條更便捷的東下之路在火車鐵路大行其道的二十世紀初,開始有人提出了“川漢鐵路”這個設想

顧名思義,川漢鐵路就是從四川成都到湖北漢口但在修建的時候卻分為兩段:四川段從成都到宜昌,湖北段則從宜昌到漢口年1月,四川總督錫良奏準設立“官辦川漢鐵路公司”,開始籌劃修建川漢鐵路四川段年7月,公司改官紳合辦年3月再改為商辦,正式名稱為“商辦川省川漢鐵路有限公司”年12月10

i川漢鐵路四川段在宜昌府正式開工

保路運動爭奪的路權也就是川漢鐵路的四川段,其實剛剛動工不久,通車還遙遙無期川漢鐵路在此時更像是“概念股”

孫元起聽到蒲殿俊提及川漢鐵路問題,大度地擺擺手:“既然川漢鐵路已經改由商辦,那從今以後zhèng

fu不再插手,也不再提什麼‘幹路國有’,你們只管去修好了!修好了也有你們全權經營,zhèng

fu絕不多加干涉!”

倒不是孫元起不懂“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而是嚴重懷疑眼皮大肚皮小的四川士紳根本沒本事啃下這條川漢鐵路!

早在入川之前,孫元起就在地圖上比劃過川漢鐵路的走向,心中暗暗驚訝:這基本上等於後來的成渝鐵路渝萬城際鐵路宜萬鐵路等三條線路的總和!川漢鐵路四川段是前兩段,但中學歷史課本上明明白白寫著,成渝鐵路於1952年修成通車為此,太祖爺還親筆題詞:“慶賀成渝鐵路通車,繼續努力修築天成路”難道四川士紳還能逆天不成?

楊度又補充道:“剛才蒲議長已說過,清廷覆亡在即,共和zhèng

fu指

i可待,我家大人初臨四川,決定與民更始,各項苛捐雜稅一體戒絕,並蠲免四川軍民明年全部賦稅,後年減半徵收,第三年才全額徵收以前修建川漢鐵路是透過‘田畝加賦’的辦法籌集資金,現在既然改由商辦,而且清理捐稅,那麼就煩請該公司自行解決股本問題,不得再以官府名義強行攤派,違者嚴懲不貸!”

川漢鐵路四川段近1000公里,修建需要大量資金此前是透過“田畝加賦”向四川人民強行攤派費用,全川7000萬人無論貧富貴賤,人人都是川漢鐵路的“原始股民”楊度這招“清理捐稅”,對於本來就虧空300萬兩白銀的川漢鐵路公司無異於釜底抽薪!

二八一、惡竹應須斬萬竿(下)

果然,蒲殿俊、羅綸二人聽罷臉色大變。。

蒲殿俊急忙說道:“大人,蜀中四面環山,自古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之諺語。尤其是東下,長江水道夏季冰雪消融,江水暴漲,滂沱橫溢,行舟每有傾覆漂沒之險;冬日冰雪封山,江水枯竭,礁石露出,行舟又有觸礁毀船之虞。而陸路則需要翻越大巴山,道路崎嶇險峻,難以輸運重物。修建川漢鐵路乃是大勢所趨。

“鐵路修通之後,不僅可以使得以後出川不再受制,而且加強四川與湖北乃至湘、贛、蘇、皖等地的交流,乃是大有益於巴蜀民眾的好事情。孫逸仙先生在宣揚革命精神時候,也經常講到以後國家官員上自總統、下至職員,都要以忠於國,為眾服務。大人初臨四川,萬眾翹首,正當除舊佈新,為百姓謀福祉。當此之時,不妨以興辦川漢鐵路為施政後第一件要事,讓川中士紳百姓感受大人惠民愛民之心!”

楊度微微一笑:“蒲議長,我家大人已經說過,川漢鐵路既已改由商辦,以後政府不再插手。如果我家大人在把興辦川漢鐵路作為施政後第一件事,那這條鐵路究竟是商辦?官辦?還是官紳合辦?”

“……”這種關乎川漢鐵路公司根本的問題,蒲殿俊自然無法回答。

楊度又道:“如蒲議長剛才所言,既然此事大有益於川中士紳百姓,想來他們必定踴躍參股,又何必以官府名義強行攤派呢?”

蒲殿俊苦笑道:“想來皙子先生應該讀過《史記》中《商君列傳》一篇吧?所謂‘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見於未萌。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這幾句商鞅勸說秦孝公的名言,恰如其分地說明了川中百姓不願主動參股的根本原因。”

蒲殿俊說的大體沒錯,雖然川中士紳積極推動修建巴蜀鐵路是為了謀求私利,但在客觀上卻真的大有益於巴蜀民眾。只是這種好處是長期的、隱形的。或許對於一輩子都難得走出一次縣城的普通平頭百姓來說,頂多就是洋火、煤油這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