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孫元起本意是按照最小標準來 弄個兩三千人就可以了 至於後來具體如何編隊 孫元起就沒有過問 …;
據孫元起所知 第四十四混成協隨同入川的就有兩千人 趙景行所部又有兩千人左右 按照全協是滿編5500人來算 太原也不過是1500人左右 即便他們沒有一個留在山西 全部加入燕晉聯軍 也沒有楊士琦所說的 兩三千人 啊
絕非說笑 楊士琦篤定地答道 情報顯示 第四十四混成協入川的蔣志清部在1900人左右 留在陝西的趙行止部在收編第三十九混成協餘部、巡防隊以及陸軍中學堂等之後達到7500人 山西的閻錫山部則新招募了三個營 人數在2500人以上 直隸的程虎臣部在2400人左右 所以說 第四十四混成協雖然名義上是協 其實與鎮相比只大不小
古龍在自己的名著《七種武器》中寫道: 最瞭解你的人往往不是朋友 而是你的對手 孫元起此時真切地感受到了這一點 在此之前 自己完全不知道第四十四混成協居然有那麼多人 想到這裡 不由得狠狠地瞪了楊度一眼
楊度渾若無人 對楊士琦說道: 看來杏翁是有備而來啊 不過正如我家大人所言 經世大學乃是弘文勵教、傳業授道之所在 學生不僅來自全國各地 而且有千餘名外國遊學生 關係匪淺 不宜在附近大動干戈 有礙國內外的觀瞻 最好是劃為非交戰區 由程虎臣部維持秩序
楊士琦道: 既然如此 那楊某回去之後會懇請袁大人派出精銳 負責經世大學附近安保事宜的 就不用勞煩程虎臣部來回跋涉了 他們直接回陝西便好
楊度搖搖頭: 抱歉 經世大學傾注我家大人的十年心血 其中珍藏的國之瑰寶更是不計其數 比如殷商甲骨、敦煌遺書、宋元珍本、古今圖籍 都是天下獨一無二的 程虎臣部計程車兵十之七、八都是從經世大學附屬學校招募的 對於這些寶貝的價值一清二楚 自然會呵護有加 相比之下 袁大人麾下精銳在沙場是以一當十的好手 但對這些龜甲牛骨、舊書爛紙只怕沒什麼認識 更不會愛惜 萬一有歹人見寶起意 鼓動他們監守自盜 豈不是噬臍莫及
楊士琦道: 那也用不了兩三千人啊
楊度笑道: 杏翁 你一定沒去過經世大學吧
那又怎麼樣
去過你就不會說這種話了 楊度道: 經世大學佔地一萬五千餘畝 教室、宿舍、實驗室、研究所、圖書館等建築星羅棋佈 如今兵荒馬亂 如果沒有數千人嚴密看守 只怕會網漏吞舟的
五百人足矣 楊士琦道
一千五百人 兩人開始討價還價
……
最終 程虎臣部入京名額限定為1000人 只允許攜帶步槍、手槍 不準有迫擊炮、山炮等大殺傷性武器 不過對於這一點 楊度絲毫不放在心上:北平鐵廠近在咫尺 想要迫擊炮的話不是三個手指捏田螺——手到擒來
就在孫元起、楊度和楊士琦談判的時候 在地球的另一面 孫中山也忙活著遊說英國的政要 企圖獲得英國政府對中國革命的友誼和支援
在來英國之前 孫中山曾致電美國國務卿諾克斯 希望能就當前中國革命形勢做個秘密會晤——當然 諾克斯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的要求 儘管這個結果在意料之中 而且也變相達到了宣揚革命的目的 但美國政府的態度依然令孫中山感到有些失望
英國是孫中山為中華民國開展外交努力的第二個國家 在他心目中 英國也是目前的外交關鍵 所以必須要做好萬全的準備 他在荷馬李的幫助下 首先找到了維加炮廠的總經理杜遜
能做軍火商的 無一不是有背景、有身家的富豪 杜遜也不例外 杜遜雖然只是二三流的角色 但作為大英帝國的爵士 已經勉強可以在英國政壇發出自己的聲音 這也是荷馬李、孫中山找上門的一個原因——大腕級別的政客根本不屑於和他倆打交道 上面求見只能吃閉門羹 不得不退而求其次
杜遜本來也不太想接見來自遙遠東方的組織領導人 但荷馬李提出了一個讓他無法拒絕的條件:孫中山不久將成為中華合眾國總統 以後可以從維加炮廠訂購大量武器彈藥 自洋務運動以來 中國政府在英火商那裡就有了 人傻錢多 的美名 誰會跟錢過不去呢 所以杜遜改變了主意
就這樣 孫中山在荷馬李的陪同下 拜訪了杜遜
杜遜看在白花花銀子的份上 倒是對兩人非常客氣 寒暄過後禮貌地問道: 孫先生 不知我有什麼可以幫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