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部分(2 / 4)

小說:重生之大科學家 作者:兩塊

客觀來說,袁世凱此舉確實堂堂正正、合情合理,但孫元起很懷疑袁世凱採取武力手段的決心有多大。所謂“行勝於言”,在孫元起看來,沙俄雖然垂涎內外蒙的領土,但它現在國內動盪不安,又忙於參加巴爾幹戰爭,並沒有精力做好與中國全面開戰的準備,所以現在不過是虛聲恫嚇罷了。如果袁世凱能夠組織兩三個師的北洋精兵以獅子搏兔之勢迅速蕩平外蒙叛亂,沙俄根本就沒有機會和能力插手。

和孫元起“英雄所見略同”的也大有人在,而且鑑於孫元起兩路派兵入藏平亂的豐功偉績,孫系盤踞的山西、陝西、甘肅等地猶豫蒙古毗鄰,所以紛紛致電孫元起,希望他能再接再厲、賈其餘勇,迅速出兵平定外蒙叛亂。當然,孫元起麾下確實可以抽出兩個師的兵力北上,而且孫元起也有這樣的打算,不過這些電文中卻透露著幾分陰謀的味道,讓孫元起怵然心驚。

楊永泰從河南省開始一直陪同在孫元起身邊,負責新中國黨競選事宜,看完這些電報也贊同孫元起的直覺:“大人見解極是,全國其他各省都督都能要求派兵北上,唯獨我們不能!”

“哦,你的理由是?”孫元起問道。

楊永泰道:“南方各省都督之所以叫囂著‘剋期徵蒙’,是料定袁項城不敢調遣他們北上,因為袁項城害怕南方的革命勢力趁機把‘徵蒙’變成‘北伐’。如果袁項城做好萬全準備防範他們乘機作亂,他們還可以獅子大開口,大肆索要軍餉槍械,等軍餉槍械到手後再踟躕不前,袁項城能奈他們何?而我們一旦要求派兵北上,袁項城很有可能就順水推舟應允了!”

“你擔心出現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局面?”孫元起皺眉道。(未完待續。。)

三九五、春風不改舊時波

楊永泰點頭道:“正是如此!蒙古人雖然在藏傳佛教薰染之下已經失去了往日彪悍勇武的血性,但實力依然不容小覷,尤其是在浩瀚無垠的草原戈壁上,可以將蒙古人善於騎射的特長髮揮到極致,對步兵和後勤威脅巨大。而且據情報稱,沙俄陸軍部在半年前曾命伊爾庫茨克軍區將步槍一萬五千支、馬刀一萬五千把、子彈七百五十萬發交給外蒙分裂集團;又派步兵一營和哥薩克騎兵數百名以加強領事館防衛的名義開往庫倫,幫助外蒙訓練軍隊,估計現在已經可以勉強出戰了。

“本來對於我們來說,在國會大選即將到來之際,派兵遠征可以極大地博取民眾的好感,爭取選民的選票。但是我軍現有兩個旅在入藏途中,又有兩師一旅在湖北境內,還有一個旅駐紮在山西大同,對川陝兩省造成的後勤壓力極大,兵力也略顯支絀。現在川陝兩省守備兵力很多都是剛剛入伍不久的新兵,從未經歷戰陣,如果抽調兩個師北上,不僅難有勝算,也容易造成防衛空虛。再者,若是袁項城調遣我們湖北或山西的駐軍北上,那我們又該如何應對?答應他,北洋軍會乘虛而入搶佔地盤;不答應他,他又會大造輿論敗壞大人聲譽。

“最關鍵的還是派兵可能導致的後患。外蒙就是塊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即便我們蕩平叛亂,也很難在那裡長期駐軍。外蒙謀亂由來已久,現在又有沙俄明裡暗裡的支援。我軍一旦撤回,叛亂很可能會死灰復燃。而且晉、陝、甘、新等省與蒙古毗鄰,如果他們騎兵分股南下侵擾。將是我們心腹大患!”

孫元起長嘆一口氣:“袁項城只怕也希望我能主動出頭吧?說到底,袁項城還是一個國家主義者或民主主義者,他內心裡希望把中國建設成一個由他統治的強國,決不希望外**立。不過他也清醒地意識到沙俄是個龐然大物,不是眼下中國所能招惹的,所以極力主張以和平手段加以解決。但他這種委曲求全的態度反而讓沙俄、外蒙覺得柔弱可欺,越發驕縱狂妄起來。故而他希望我能主動請纓,給他們一個教訓。

“如你所說,如果我們出兵有好幾個優勢。首先晉、陝、甘、新等省與蒙古毗鄰,毋庸擔心我們取道北洋軍的地盤,而且補給線相對較短。其次我們糧餉相對充裕,槍械相對完備。不會向他獅子大開口。第三我們是地方勢力。即便真和沙俄火拼起來,他作為中央政府也有轉圜的餘地。當然,他期盼的最好結果是我們和外蒙打得兩敗俱傷,然後他可以從中漁利。”

“大人,那我們該如何處理此事?”楊永泰問道。

孫元起沉吟道:“袁項城希望我們能主動跳出來,我們自然不能墜入他彀中,讓他稱心如意。不過現在是競選的關鍵時刻,表面文章還是要做的。我們不妨以新中國黨中央委員會名義通電全國。支援袁大總統和國務院以不失領土、不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