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部分(2 / 4)

小說:重生之大科學家 作者:兩塊

身上,而是在戰事之外。對於我們自身來說,問題是後勤補給;對於對手,我們要考慮沙俄對於戰事的插手,以及插手有多深。除此而外,我們還要時刻當心來自中央政府的傾軋,被我們在外蒙拼死拼活,袁世凱、宋教仁他們在川陝等地搞風搞雨,背後捅我們刀子。”(未完待續。。)

ps: 月初求月票!!!

三九九、繫馬高樓垂柳邊(六)

孫元起點點頭:“如果沒有沙俄插手,就算借哲布尊丹巴一個狗膽,他也不敢立國稱帝!他要是膽敢像今天這般僭越,袁項城隨便派一兩個旅北洋精兵便能屠盡庫倫,將他懸首北闕,哪用我們動手?他也就是有了沙俄的撐腰,才有如今這等狂妄。我們真要和外蒙開戰,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沙俄的態度。袁項城雖然權變百端,但大多時候還能以大局為重,而且他也對庫倫隱忍已久,早就恨不得出兵蕩平,倒不虞他拖後腿;宋遁初之長在於組黨造勢,卻拙於攻城略地,只要我們謹守門戶,也不怕他耍什麼花招。

“我們雖然在兵員、裝備等方面略勝外蒙,但如行止都督所言,我們的問題是後勤補給。無論從山西、陝西出兵,還是從甘肅、新疆出兵,都距離庫倫兩三千公里,其間是茫茫無際的草原丘陵、戈壁大漠,荒無人煙,就食無地,後勤補給一旦為外蒙騎兵截斷,我軍不戰自潰;若是外蒙軍化整為零,利用騎兵優勢對我軍四處襲擾,阻礙前進,故意拖疲拖垮我軍,也是件大麻煩事。

“而且我們只是國之一隅,從國內外大環境、我們自身發展兩個角度來說,都不允許我們舉全部之力與外蒙進行大決戰,也不可能與他們打曠日持久的僵持戰。所以我們此次如果真與外蒙開戰,目標不會是一舉蕩平庫倫獨立政權,而是集中力量對晉、陝、甘、新附近的外蒙軍進行雷霆一擊。讓他們短期內不能還擊,長期內不敢還擊。等過幾年國家局勢好轉,再討論北伐庫倫事宜。”

張澤宇頓時眼睛一亮:“我明白了。先生是想用坦克平推外蒙匪軍!”

聶帆忍不住糾正道:“不可能!首先,現在負責坦克研製的是蘭州的中國兵器科學研究院,如果先生真要動用坦克的話,應該去蘭州,而不是來我們這裡。其次,去年年中他們才研製出不到十輛各種樣車,現在估計正在測試資料比較優劣。為將來定型做好準備,不可能現在就投入生產;即便已經投產,就北平鐵廠的產能來說。現在也無法達到你所說的平推標準。”

張澤宇癟了癟嘴:“即便現在不可能,以後坦克也是解決外蒙叛亂的良工利器!”

孫元起笑道:“子興說得極是!在外蒙那種平坦無垠的草原戈壁地形上,坦克才是戰爭中的王者,橫掃亞歐大陸的蒙古騎兵在它面前就是個笑話。難逃被平推的命運。以後它將成為解決外蒙問題的最重要武器。不過子遠說得也很對。坦克如今仍處於研製階段,預計今年年中才會正式定型投產,現在還派不上用場。當然,更重要的一點在於坦克本身並沒有太高的科技含量,只要它的設計理念或外形洩漏,其本身非常容易仿製,尤其是對於歐美工業強國來說。所以我們現在還要高度保密。”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交戰雙方很快陷入由塹壕、鐵絲網、機槍火力點構成的陣地戰。為打破僵局。迫切需要一種火力、機動、防護三者有機結合的新式武器,於是此時正在英國遠征部隊服役的斯溫頓中校於1914年10月首先提出了坦克車的設計理念。但這個設計理念直到1915年2月才被時任海軍大臣的丘吉爾賞識。並親自領導相關研製工作。憑藉著英國成熟的汽車、拖拉機、槍炮製造和冶金技術,1915年9月完成樣車試製,首次試驗便獲得成功。

從提出理念到完成樣車試製,前後不到一年時間。如果從正式開始研製算起的話,只用了短短六七個月。孫元起毫不懷疑,如果中國兵器科學研究院設計的坦克外形公諸於世,歐美等國甚至不要半年時間就能造出青出於藍的坦克來!

錢能訓對於眾人口中的“坦克”非常好奇:解決外蒙叛亂的良工利器?戰爭中的王者?橫掃蒙古騎兵?想來那應該是一種非常厲害的武器。可是他們又說“研製出不到十輛各種樣車”,既然名為“車”,肯定和古代戰車有幾分神似。和古代戰車類似的厲害武器,那應該是什麼模樣?

張澤宇頓時篤定地說道:“那先生一定是想動用咱們飛機!”

聶帆不屑地答道:“這還用你說麼?”

孫元起對趙景行、李復幾等說道:“景行、澤民,我的想法是先期動用偵察機對晉、陝、甘、新附近五百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