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部分(2 / 4)

小說:重生之大科學家 作者:兩塊

。但問題關鍵不在於如何救宋教仁,而是要不要救宋教仁,救了之後又會出現什麼後果?”

程子寅不耐煩地答道:“救他作甚?所謂‘彼人之禍,吾人之慶’,孫文加害宋教仁嫁禍袁世凱無非三種結果,一是宋教仁僥倖逃過一劫,則國民黨南北分裂,實力大損,我黨可以乘機坐穩國會第一大黨的寶座;二是宋教仁身死而孫文嫁禍未成,則孫文身敗名裂,國民黨群龍無首,我們和袁世凱可以乘機瓜分國民黨在長江以南地盤;三是宋教仁身死、孫文又嫁禍成功,則國民黨必會與袁世凱有番混戰,我們可以坐觀成敗,收取漁翁之利。

“既然無論何種情況,我們新中國黨都能獲利,那何必還要費心勞力地去救他?而且正如先生所言,宋教仁鋒芒太甚、桀驁難馴,不懂知恩圖報,救了他不僅難以落得半點好處,只怕以後還會為自己樹立一個勁敵!當然,我對宋教仁也無半點好感,此人奢談民主、共和、愛國,可是他究竟做過哪些有益國民之事?他頂多就是個口中雖有千言、心裡實無半策的政客而已,死不足惜。”

孫元起情不自禁微微頜首,倒不是贊同程子寅的意見,而對他近兩年來“從奴隸到將軍”的巨大進步表示讚許。儘管他言談之中依然難掩粗鄙之氣,但能侃侃而談言之成理,顯然已非昔日吳下阿蒙。

湯壽潛此時字斟句酌地說道:“儘管宋教仁死不足惜,但如今有人找上門來請託求救,只怕我們就不能坐視不理,免得到時候孫文陰謀東窗事犯時,我們遭受池魚之殃。當然,最後怎麼救、能不能救活,那就兩說了。”

孫元起點頭道:“蟄翁可謂老成謀國!既然孫某獲知訊息,無論從個人譭譽還是我黨名聲來說,我們在宋教仁一事上都必須有所行動才行,這是底線。至於採取如何行動,皙子,你有何高見?”

擔任四川民政長之後,楊度依舊是長衫摺扇的標誌性打扮,不過眉眼之間明顯少了幾分狷介,添了幾分和善,似乎在政府中磨去了一些稜角。見孫元起發問,他才灑然合上一直在搖動的紙扇,亢聲答道:“剛才聽聞蟄翁、暢卿、虎臣、彥及諸位高見,楊某深感佩服,但有個問題如鯁在喉,想說出來請大家賜教,那就是我們如果坐觀成敗的話,能否真的獲取漁翁之利?”

不待程子寅反駁,楊度便自問自答道:“答案很顯然,不可能!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首先忽略了袁項城對此事的參與。非常簡單的一個問題:既然仇亮能想到找百熙求救,如果我們拒絕,他怎麼可能不去找袁項城呢?除非我們有把握能將仇亮及其身邊知情者在他們去找袁項城之前全部滅口,很明顯,我們做不到這一點。而且一旦走漏風聲,會對百熙和我們新中國黨的聲譽產生極惡劣的影響。

“眾所周知,宋教仁是親袁派,此次袁項城要是救他一命,兩者很有可能一拍即合。不錯,宋教仁是個政客,但他是個在北方政壇有著重要影響的政客,是個有才華、有手腕、有思想、有能力的政客;而袁項城則是實力、聲望兼備的軍事能手。萬一他們倆聯手,那才是我們的心腹大敵!”

眾人不禁齊齊點頭。

楊度又道:“其次我們忽略了自身的實力。想要看熱鬧、佔便宜,總得自身有足夠的實力才行,否則很可能成為熱鬧、便宜的一部分。我們現在雖然擁有川、陝、甘、晉、青等省,但同時也要看到這些省份在經濟、政治、地理等方面都遠不如華北、江南,而且我們如今有兩個旅入藏平亂,一個師駐紮外蒙防禦沙俄,一個師又一個旅把守鄂西對抗湖北、河南兩面之敵,還要每個季度上繳大量賦稅以供全國教育。

“俗語有云:縮回拳頭好打人。我們現在拳頭全都伸了出去,腹地處處空虛,相當於中門大開,形勢早已岌岌可危。相比之下,袁項城數十位北洋精兵蝟集直隸、河南、山東三省,隨時可能對我們或者南方革命黨發動致命一擊。當此之時,我們還有閒心和實力坐看孫文被袁項城殄滅?莫非諸位都忘了唇亡齒寒的道理?”

眾人神色不由得為之一變。

楊度接著說道:“雖然孫文有些志大才疏、忌才妒能,或許從日本那裡得到什麼許諾,才敢做出如此舉動。但從我們角度來說,必須竭盡所能讓國民黨不亂、袁項城不動,確保當前政局穩定,這才對我們最有利。所以宋教仁必須救,而且要在不影響政局變動的情況下出手相救!”(未完待續。。)

四〇八、更有龍韜佐師律

程子寅嘟囔道:“這不是逼著咱們積德行善麼?”

楊度微微一笑:“此舉既是救人,也是自救,可算不上是積德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