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擁有遁術的他來說,簡直比如履平地更加的簡單。
學習醫術的這一段時間,方遊倒是觀看古玩書籍少了,大部分時間觀看的都是關於中醫的書籍。
本草綱目,神農本草經,等等關於藥材和藥方的著作。當然四大中醫名著,方遊也是從頭讀到尾,遇到任何不懂的地方。都是直接向齊老提問。
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這就是華夏四大中醫名著。匯聚了華夏五千年中醫文化。
中醫的博大精深,哪怕方遊記憶和理解能力再強大,也無法在短時間內完全學會,能夠學會一部分,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這也是為何現在的一些中醫都是掛羊頭賣狗肉的騙子了,就是因為中醫的複雜,沒有幾十年的經驗,根本無法撐起中醫這面旗幟。許多人生了病,西醫不行。就找老中醫,這就是原因所在,中醫,越老越有經驗。
不管方遊學得有多快,齊老依然一步步的教導著方遊,一邊辯認中草藥材,一邊則是跟著在中藥鋪幫幫忙,看看一些老師傅是怎樣替別人看病的。
齊老所開的中藥堂,遍佈整個華夏,甚至在國外也有分店存在,在天海這座繁華城市中,共有五間分店,每一間分店中,都有一位資格較老的中醫坐鎮,這些中醫,大部分都是齊老的弟子,當然,不乏有一些是他的朋友。
可以說,齊老弟子滿天下,現在華夏數得著的中醫,都或多或少,得到過齊老的指導,見了齊老的面,都是要尊稱一句老師。
中醫以陰陽五行作為基礎,將人體看作是形,氣,神的統一體,透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來診斷病症。
然後再根據病症,使用中藥,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從而恢復健康。
與西醫的動不動就用開刀不同,中醫講究的是循序而漸進,透過一些手段,使人體疾病自我痊癒。
在華夏古代,有一些中醫師,可是被稱之為神醫,像春秋戰國時期的扁鵲,華夏課本中一段文章,就是講扁鵲治病的過程。
除了扁鵲,還有很多有名氣的中醫大師,如華陀,許多人在治好病後,不管是西醫治好的還是中醫治好的,在送給醫生的錦旗上,大部分都會刻上再世華陀,神醫聖手幾個大字。
一代藥王蘇思邈,醫德極高,在其所著名的一本中醫名著千金要方中寫道:但凡來求醫問藥者,不得問其貧賤富貴……勿避晝夜、寒暑、飢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如此可成蒼生大醫。
在清朝末年,華夏受列強侵略,大量西方文化湧入,使得中醫發展陷入了停頓,一些人士更是主張醫學現代化,廢除中醫的口號。
不過,現在為止,中醫依然是華夏人看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只不過是那些江湖郎中,使得中醫漸漸的被人不可信。
而在方遊學醫的這段時間中,楚老將方遊所悟出來的高山流水,予以出版,加印在一些著名琴作之中,在整個華夏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一些人更是帶頭懷疑方遊自己悟通的真實性,正常的置疑是允許存在的,可是有一些人卻是明顯不懷好意,各種下三濫的手段,各種惡毒的語言,都用上了。
方遊對此卻是搖頭一笑,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他特意帶著一把普通的古琴,來到天海一處花草環繞之地,讓人錄了一曲高山流水,並淡淡的留下一句話,如有懷疑者,大可與我來比琴,對於高山流水,沒有人比我更加了解。
許多人在聽到方遊這種狂妄的口氣後,頓時不屑一顧,可是在聽了方遊所彈奏的高山流水後,他們整個人完全傻眼了,之前那種敢與方遊一較高下的勇氣,完全破滅的無影無蹤。
所有人在聽到方遊所彈的高山流水,都情自不禁的陷入了沉迷之中,那種動聽的樂曲,簡直是他們從未聽到過的。
甚至於,一些古琴界的大師級人物,都為之觸動,稱讚方遊乃是古琴天才,在清山綠水之中,悟通高山流水,可謂與琴有緣。
一時間,方遊所彈奏的高山流水,成為了大街小巷很多人必聽的樂曲,登上了各大電臺,同樣,在網上釋出後,下載量超過了所有歌曲,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第一名。
而在此之後,更加震撼的訊息傳出,方遊所發現了繞樑古琴,這在華夏引起了更大的轟動,沒想到高山流水剛出現沒多久,這四大名琴之一的繞樑琴,也出現了,繞樑古琴在傳說中已經被破壞,是不是真的存在,很多人都是非常懷疑。
這個訊息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