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不出來,你同樣看不出來,這下看你怎麼下臺,想這樣糊弄我,沒門,沈剛心中有著十足的把握,就這運氣好的方遊,根本無法從銅鏡上看出什麼。
柳婷婷有些緊張的看著方遊,她實在不想方遊因為幫自己,而受到沈剛的嘲笑。
“呵呵,沈先生難道看不出嗎。”方遊笑了笑,他可不想受沈剛的擺佈。
沈剛卻也光棍,直接搖了搖頭,“方先生,我對銅鏡瞭解不多,還請方先生賜教。”
話說到這份,如果方遊說不出其中的特徵,恐怕丟人的不會是沈剛,而會是他,剛才說了是清朝的,現在卻又講不出特徵,這不是打腫臉充胖子的行為嗎。
“既然沈先生都開口了,那麼我就說說,沈先生,你順著銅鏡的薄邊轉一圈,仔細看看,就知道我說的對不對了。”方遊笑了笑,剛才他仔細觀察銅鏡,可不是僅僅為了好玩,用遁術吸收過銅鏡的靈氣後,他便從中找出了一些證據。
沈剛搖頭笑了笑,似乎在認為方遊依然在糊弄他,可是看著方遊那認真的表情,他頓時有些驚異,難不成方遊真的看到了什麼。
頓時,沈剛順著銅鏡的薄邊轉著圈,仔細觀察著,忽然,他似乎發現了什麼,藉著昏暗的燈光,仔細觀察了半天,這才看清了上面微弱的字跡,大清宣統年制。
這上面的幾個字跡,讓他不禁面露震驚,看向方遊的目光再也不似剛才的蠻不在乎,在這昏暗的燈光下,他忽略的東西,方遊竟然可以觀察到極致,這已經說明了方遊的眼力已然比自己要強得多。…;
此時,許老頭已然從裡屋走了出來,懷裡還抱著一個大大的花盆,吳老闆向著沈剛點了點頭,示意這就是許老頭家裡的傳家寶。
許老頭一步一個腳印,走的極為緩慢,雙手緊緊抱著手裡的花盆,似乎生怕磕著碰著了,來到幾人面前,他將花盆小心翼翼的放在了案子上,“這就是我準備給兒子留傳的傳家寶,注意,別用手摸,只讓你們看看,多少錢我都不會賣的。”許老頭語氣堅決的說道,似乎在給方遊幾人打預防針。
這花盆整體呈青綠色,而且似乎還有些透明,在昏暗的燈光下,隱隱發出綠幽幽的光芒,乍眼看去,方遊還以為看到了翡翠一樣,實在是這花盆的釉色青翠無比,再加上燈光的昏暗,讓人真的彷彿看到了碧玉般。
不僅僅是方遊,沈剛和他的手下同樣面上露出震驚之色,這個花盆就如同翡翠雕刻而成一般,通體青綠色,而且在這兩種顏色之間,還有些許的白色摻加在其中,更顯得這個花盆白裡透綠,彷彿真的猶如翡翠般。
看到幾人面上的震驚,許老頭面上略有得意,“嘿嘿,鄙人祖上可是大清朝的一位大官員,這件瓷器也是他好不容易才得到手,便視若珍寶,極力告誡我們,就算是窮得沒飯吃,也不能賣,據說這瓷器好像是南宋什麼窯的。”
“龍泉窯……”方遊和沈剛同時開口,相互對視一眼,皆輕點了點頭。
宋朝是整個中華瓷器最為輝煌的時期,幾乎各朝代有名的窯口都是在宋朝創立,並揚名全國,鈞、汝、哥、定、官這五大著名官窯就是代表了宋朝瓷器的最高水平。
方遊對於瓷器是最為上心的,在楚老那裡學的古玩知識也大多為瓷器,只是因為他擁有土遁術,用土製成的古玩,自然以瓷器居多,五大窯口方遊倒是熟練的不能再熟練了。
對於龍泉窯的一些特徵及來歷,他同樣也是爛熟於心,龍泉窯雖為民窯,卻是南宋時期最為著名的民窯之一,龍泉窯開創於魏晉時期,結束於清代,生產瓷器的歷史長達1600多年,是中國製瓷歷史最長的一個窯系。
南宋時期,則是龍泉窯最為鼎盛之時,在唐代盛極一時的越窯青瓷都已然走入凋凌之時,而只有龍泉窯青瓷的質量明顯在提高,特別是其獨創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達到了青瓷釉色美麗的巔峰。
想不到在許老頭家裡,竟然見到了龍泉窯,方遊的面色不再是那麼的淡定,略有些激動的在旁邊仔細觀察著這勝似翡翠的龍泉瓷器。
結合著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僅僅幾眼下來,方遊便知道眼前這件花盆,就是龍泉窯最為著名的粉青釉瓷器,粉青釉瓷器,其釉色帶著淡淡的青綠之色,而看眼前這瓷器,已然達到了類玉的效果,可見其燒製的質量可謂上乘之作。
雖然吳老闆已經看過一次,可是再看到這件瓷器時,已然禁不住感嘆,如果在自己房間中擺放這麼一件瓷器,那是多麼風光的一件事情,可惜,這許老頭就是不賣。
沈剛慎重的拿著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