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
當日五祖弘忍在黃梅集合門人,要大家作一首偈,察看各人的見地。
上座弟子神秀說道:“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五祖將此偈寫在廊下的壁上,說,“美則美矣,了則未了。”
後來竟然沒有弟子可以對上此偈!
五祖便傳位與神秀,後說,“必有人能言明此偈!”
而近日,張燦竟然和五祖說的一樣,同樣認為,此偈未完!
張燦這是不知道他們的想法,若是知道了,也只能感嘆一句。
這實在不能怪他!
要怪就怪扶蘇!歷史就是從他那裡開始改變的!
他不僅一翅膀扇走了各種文學名著!
連禪宗六祖慧能,都給扇走了!
……
“阿彌陀佛,張施主賜教了。”覺遠和尚一看到張燦便知,並非張燦要來搗亂,而是他算的那一卦,真的錯了!
“覺遠大師。”張燦和於月兒也很有禮貌的雙手合十道。
此時,張燦和於月兒面前,也被擺上了茶具。
之前的小和尚智明,正在給二人倒茶。
“張施主,不知此茶如何?”
“咕咚。”張燦剛剛喝了一口。
“哈?”張燦一愣。
“茶如何?”覺遠大師繼續問道。
張燦一拍桌子,大喊一聲,“好茶啊!”
屋內一片寂靜。
張燦撓了撓頭,說,“就是淡了點,再熬濃點就好了。”
覺遠大師本是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此刻的表現還算鎮定。而於月兒和智明小和尚,眼中則是明顯的鄙視。
對於這個情況,張燦老神在在的四處看看。
“這個字寫的是什麼啊?”他扯著智明小和尚問道。
“……”根本不想理他好嗎?
“土為陰,陰為涼。這水清涼甘冽,應該是埋在地下的梅花雪吧。”於月兒開口道。
“不錯,”覺遠大師道,“於施主果然不俗。”
張燦鬱悶,沒錯,我就是個大俗人。
“阿彌陀佛,張施主覺得此偈如何?”聊了一會,覺遠帶著兩人,再次來到了今天去過的那個石壁處。
“美則美矣,了則未了。”張燦依舊這麼回答道。
覺遠大師明顯的很緊張,他試探性的問道,“張施主可知下偈?”
“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張燦直接了得的唸了出來。
當日六祖惠能,為了尋師到了韶州,聽說五祖弘忍在黃梅,他便充役做了一個火頭僧人。後來,他在神秀說完後,在其後加上後兩句,五祖便將衣缽傳他。
住持愣住。
張燦每念出一句,他的臉色就變化一次。
“本來無一物……”覺遠大師不敢置信的唸了兩遍,“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何處惹塵埃……”
覺遠大師看著張燦道:“施主果然懂禪。”
張燦微笑,“不能說懂。”
什麼?六祖是神秀?沒有慧能?
張燦有些不敢講話了,畢竟他對於佛學並沒有太大的研究。但是他雖然懂的不多,但是慧能大師並未出現在這個世界,或許佛學的發展,也與地球不同吧。
於月兒此刻也被張燦這一句偈語給驚呆了,她並不懂得佛學,也沒有研究過。可是這一句不一樣。開始她看到牆壁上的那句偈語還覺得不錯,可當張燦那偈一出來,她才一下子知曉了這兩句偈語中的差距!
覺遠大師對他十分尊敬,似乎將張燦視為佛學大師。
此刻,天色已晚了。
一陣風吹來,院中的樹被風吹搖動,樹枝簇簇作響。
“風吹樹搖。”覺遠大師道。
“風吹樹動,那麼是風動還是樹動?”張燦開口道。
覺遠大師開口道,“當然是風在動了”
張燦沒有說話。
智明小和尚一直在旁看著,他忍不住道:“是樹在動吧。”
張燦搖搖頭。
“那到底是什麼在動?”智明有些等不及的問道。
“非風動,非樹動,仁者心動。”
張燦說,“不過是你們的心動了。”
依舊是慧能大師的話。這個著名的禪宗公案,後來發展到成為高考的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