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荷蘭和阿姆斯特丹,人們的印象往往是鬱金香、風車、運河、水壩、梵高和紅燈區。
當然,還有那支充滿了無盡的華麗和悲情的橙衣軍團,還有那個在荷蘭最成功也最受歡迎、被人們稱為歐洲兵工廠的阿賈克斯。
位列於阿姆斯特丹的阿賈克斯,從俱樂部的歷史來看,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十傢俱樂部之一。
當然,更讓人聞名遐邇的,則是阿賈克斯強大的造血能力。列出一份阿賈克斯青訓系統的畢業生名單,幾乎可以囊括了整個荷蘭足球的發展。
可是最近兩年,這支百年豪門的日子卻並不好過。
1990年夏天,一個叫博斯曼的球員因為自身的權益將東主列日隊和比利時足協告上法庭,這在當時無疑是“蚍蜉撼大樹”的笑話。全歐洲的媒體都在報道這間事,當然,是作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可沒有人想到的時,在5年之後,歐盟法院作出了有利於博斯曼的裁決。這項被後世稱為“博斯曼法案”的司法決定改變歐洲乃至整個世界足球歷史的程序。
1995年,博斯曼草案執行的同年。
由米歇爾斯倡導,經克魯伊夫,到範加爾的阿賈克斯幾乎完全依靠俱樂部青訓體統培養的球員擊敗當時歐洲的霸主AC米蘭問鼎歐洲。全攻全守的戰術體系,隊內的球員紛紛在職業生涯裡為荷蘭足球和世界足球產生了巨大影響。范德薩、德波爾兄弟、戴維斯、西多夫、克魯伊維特、奧維馬斯……這些已經成為荷蘭傳奇的球員征服整個歐洲。更難得是在同一批球員中,無論防守球員,還是進攻球員,都帶著其個性特徵的足球烙印。
除去倡導的全攻全守體系,阿賈克斯教父米歇爾斯最大貢獻莫過於對球隊青訓理念的灌輸:依據球員身體條件、技術特點最大化的打磨球員的技術。在紮實的基本功之上是對進攻、防守基本技術的反覆錘鍊。不過度改造球員,不揠苗助長。在球隊體系之下,最大化的豐富球員在位置上的全面性。
95年的這批阿賈克斯冠軍成員,在整個職業生涯都在持續不斷的影響著歐洲豪門。
可惜的是,這支不世之師,在96年的夏天迅速被解構。
由於博斯曼法案的出臺,阿賈克斯的經濟條件無法與一些更富有的豪門媲美,在高薪的誘惑之下,阿賈克斯的青訓產品漸漸被洗劫一空。
從一個年輕球員成長到一名球星,俱樂部花費了了無數的心血。球員卻可以藉助博斯曼法案自由的來去,阿賈克斯甚至得不到一分錢。於是,曾經的盛世豪門,傳統足球青訓的搖籃——,慢慢褪去昔日的光輝。
曾經百家爭鳴的歐洲聯賽,慢慢變成了五大聯賽的眉來眼去。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有人在掉隊。
至於阿賈克斯,在這個日漸浮躁的社會還有多少人記得?
在荷蘭有這麼一個故事:
1542年,18個荷蘭水手駕駛商船駛向東方。船在北極擱淺。水手們拆卸掉甲板做燃料,靠打獵來維持生命。在零下40度的北極熬過6個月,終於成功回航。歡迎的人群驚異的發現,船上所有貨物完好無損,其中包括可以用來保暖的衣服。荷蘭船員始終沒有船上這些救命的衣服,當他們回來的時候,18個出航的水手只剩10人。
後來,有個紀錄片因為這個故事用一句話來概括了荷蘭人:他們用生命為代價守望信念。
在這個少數豪門俱樂部憑藉博斯曼法案,壟斷轉會市場,以天價高薪引誘其他俱樂部的優秀球員的時代;
在這個球員獲得流動自由權,對原俱樂部的忠誠度降低,甚至貪婪成性,在經紀人的蠱惑下拋棄舊東家叛逃的時代;
在這個處於下位的中小俱樂部失去了轉會費這一重要財政來源,精英流失,成績下降,電視轉播和贊助合同收入銳減,走向破產的時代;
在這個越來越多的球會不願培養本土年輕球員,大筆投資購買成名球星特別是持有“歐盟護照”外援的時代……
阿賈克斯,這個曾為荷蘭足球和歐洲足壇輸送了無數天才球員的歐洲兵工廠,即便是在這樣一個舉步維艱的時代裡,也依舊守望著自己的信念。依舊有條不紊的進行著自己的青訓事業,期待著有朝一日,如同70年代黃金一代、95年黃金二代一般,再次出現優秀球員的井噴吧。
####
我叫阿諾德。穆倫,是阿賈克斯的青訓教練。
哦,請不要尖叫,我知道你們還記得我。還記得11年前,37歲的我做為荷蘭最年長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