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3 / 4)

小說:瀟飛個性散文園 作者:竹水冷

樣的心情,而如今我離開溫州有一段時間了,才覺得溫州是多麼讓我想念啊。

我踏著瀝青路面,感覺自己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親切感,貌似自己這次是重遊故地,處處讓自己覺得想念。望著五馬街兩旁保持原有西洋風格的建築,向人們展示古老的文化氣息,望著康奈、奧康、吉爾達皮鞋;報喜鳥、莊吉服飾、大虎打火機等溫州眾多新興名牌輕工產品的專賣店聚集在這裡,店肆毗連,商品琳琅,商業繁華,魅力不衰,為這條悠久的五馬街賦予了現代商業氣息,望著擁擠的人流,繁鬧的夜景,我在想:五馬街不愧是溫州最繁華的商業街。

五馬街不僅是文化的中心,購物的天堂,也是溫州小吃的好地方。在五馬街的西入口旁邊有一家,叫“天一角”,那裡就有溫州各種各樣的小吃,如馬蹄送,燈盞糕,豬油糕,長人的餛飩,矮人的鬆糕等等。我記得以前家裡人經常有買給我吃,感覺味道確實不錯啊。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小時候,家裡人帶我到五馬街玩,一定要去吃餛飩感覺才過癮,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蠻留戀,確實懷念啊。

我以前在每天早上晨跑都會經過這條五馬街。寧靜的五馬街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此還寫過一首詩歌《新春早晨的五馬街》,其中有幾句這樣寫到:“燈籠紅旗掛街頭,凝聚著節日氣氛 。五匹青銅寶馬 ,立於古老繁華的街頭 ,彷彿穿過商業氣息的大街 。早晨的五馬街 ,來往行人稀少 ,也許昨晚逛街累了, 如今還在美夢中呢 ?只有勤勞的清潔工, 美化這條歷史悠久的街;美化這條繁華熱鬧的街 。五馬街的建築 ,古老而賦予現代氣息 ,繁華的五馬街迎著新的曙光 ,從歷史傳統走向現代都市 …… ”我對五馬街似乎只寫過這首詩歌,以前感覺很平淡,沒有特別的感受與體會。今天我看到這首詩歌就會讓自己想起自己以往的事情,似乎見詩歌如見到五馬街的場景一樣啊。

我隨著人流逛遍了五馬街上的每一家店,喧鬧的聲音在我耳畔迴盪。我看著琳琅滿目的商品,和燈火輝煌的裝飾,把這條大街裝扮的更加漂亮,更加輝煌。此刻,我在五馬街的一尊九鼎旁邊看見圍滿了一群看熱鬧的人,心中不禁有了一種好奇的心情,就抬頭往裡面一看,只見一個青年人很鎮定地坐在用一塊布鋪成的上,正用腳寫毛筆字。原來這位年輕人是個殘疾人,卻能寫出一手非常漂亮的書法。地上有幾張剛寫好,還沒有墨乾的大字“海闊天空”,我仔細看著這四個大字,那麼蒼勁有力,又看到了這個年輕人的心胸像大海一樣寬闊,又似乎在告訴人們,進一步寸步難行,退一步海闊天空。旁邊還有這樣幾個字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水滴石穿”、“學海無涯苦作舟”等等,我看著這些字,又看看這位殘疾的年輕人居然用腳能寫這麼好的一手書法,心中不免有些佩服。我似乎有點無法想象,在那裡琢磨:我彷彿看到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一些真正含義了。他一個殘疾人失去了雙臂,卻能克服了生活上的自理,還能寫出了這麼絕妙的書法,我作為一個四肢健全的人應該有些慚愧啊。以前,我自己總是認為這個事情比較難,那個事情不好做,總有一點想放棄的念頭,不好好去嘗試,沒有堅定的意志力和永恆的信心。如今我看到眼前的一切,覺得自己那些事情根本算不了什麼,只要有堅定的意志力,不怕困難,就會克服掉的,成功就離你不遠了。想到這裡,看到一個人,掏著錢給那位殘疾的年輕人,然後把一張書法捲起來,帶走了。他靠自己賣字維持自己的生活,很讓人們敬佩啊。

我看了一會兒就離開了,腦海裡一直在回想著這個事情,覺得對自己有很大的啟示,認為自己知道該怎麼做了……

我不知不覺地來到了“五味和”這家副食品店。這家“五味和”副食品店在溫州的歷史很悠久了,它始建於清朝光緒六年(1880),系寧波商人楊正裕與同鄉馮伯禎等十來位寧商集資創辦。初為蜜餞店,址在饅頭巷西段,即現鼓樓街78號,兩側書有楹聯“蜜餞海味各種藥酒南北果品罐頭茶食”,門楣上橫書“五味和”店號,又以一方青石板刻上梅調鼎原筆“五味和”三個大字。馮伯禎與清末著名書法家梅調鼎有舊,遂請梅題寫店名招牌。經梅調鼎先生推敲再三,認為在原店名“五味”之後增一個“和”字為好,取甜、酸、苦、辣、鹹五味調和之意,於是寫下了“五味和”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清光緒廿九年(1903),楊正裕之子楊直欽繼承父業,在五馬街口增設分店(即現在五味和店址),稱五味和新號。五味和在楊直欽經營期間迅速發展,尤以甌柑暢銷京津北方而獲利甚豐。民國廿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