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萬歲萬萬歲。”
一旁的宦官唱喏:“平身。”
陳無極隨即,將目光落在了陳凱之的身上,這眼中,似乎帶著促狹,更透著幾分旁人看不見的笑意,也不過是眨眼間的事,隨即他便開口說道。
“朕今克承大統,奉祖宗之命,登基為帝,今已告太廟,今日見了諸卿,心甚慰矣,朕初登大寶,許多禮制,也不懂,不過,我大陳的規矩,似乎是歷來都需在此時,下一道詔書的,是嗎?”
此時站出來的乃是一個禮部郎中,這禮部挺慘的,據說從尚書到侍郎,幾個頭頭腦腦,都是附逆,而今都在明鏡司裡,因此只能是這位郎中出來回應了:“回稟陛下,正是,這叫開門詔。”
所謂開門詔,便是皇帝下達的第一個旨意,往往有祥瑞的意思,大多都是大赦天下之類。
陳無極一張清逸的面容平靜無波,眼眸微眯著,徐徐開口道:“趙王等人謀反,幸虧護國公陳凱之竭盡全力,才穩住了京中,叛亂的平定,既仰賴了祖宗的洪恩,卻也虧得了陳凱之的忠心耿耿,因此,朕預備封賞,本來,這封賞朕已與太皇太后商榷過,是留待明日放旨的,可既乘著朕的開門詔,便索性便以封賞為始吧,以顯示我大陳獎勵忠貞之願。”
開門詔啊,竟是直接從封賞開始,許多人忍不住朝陳凱之看去,目中不無嫉妒。
陳凱之則徐徐而出,道:“臣汗顏。”
“護國公不必汗顏,朕賞罰分明,這是應有之義。”陳無極說著,看向太皇太后,笑道:“皇祖母,朕說的對嗎?”
太皇太后微微一笑,道:“陛下能有此願,實乃萬民之福。”
“那麼,朕就下口諭了?”陳無極對太皇太后一臉敬畏的樣子道。
太皇太后朝他頷首點頭。
陳無極便打起精神,看向陳凱之正色道:“陳凱之聽封,朕念你勞苦功高,敕你北靜王爵,願你盡心輔佐,好生用命!”
這一席話出來,頓時滿朝譁然。
北靜王爵,北靜這個爵位,不該是郡王爵嗎?
怎麼成了王爵了?
要知道,若是不是郡王爵,這屬於親王之列啊。
第七百九十九章:位極人臣
從禮法而言,北靜的稱號乃是郡王,偏偏,陛下只說了北靜王爵四字,而非是北靜郡王爵,這是一個極大的錯誤。
不,又或者,是一個口誤。
這滿朝的文武,頓時面面相覷。
只是,這是開門詔,圖的就是一個好兆頭。
此時若是站出來指摘錯誤,怕是很不妥。
而陳無極呢,卻一副好似並不知情的樣子,笑吟吟的道:“陳凱之,你為何不謝恩?”
陳凱之心說,你特麼的逗我,突然來了這麼一個‘美麗的錯誤’,當初可不是這麼說的。
他自然知道,這是陳無極玩的花樣,郡王和親王,區別可是不小的,而今大陳在京的親王,更是被一網打盡,陳凱之豈不成了唯一在京的親王,即便是不在京的,親王爵也是少的可憐。
陳凱之猶豫著要不要謝恩。
陳無極突然道:“哎呀……”一拍腦門,便看向太皇太后,一臉鬱悶的樣子。
他雖沒開口,卻彷彿是在說,朕說錯話了,太皇太后,朕該怎麼辦才好。
哎呀,都怪他不夠淡定,竟是一個激動,說錯了。
太皇太后則是面帶笑容,今日是大喜的日子,何況還是陛下第一道詔書,再者說了,新皇帝剛剛登基,還不熟練,這也是理所當然,想來在天下人眼裡,連指責的必要都不必了。
畢竟這麼大的事,錯了就錯了,反正陳凱之功績,足夠封親王的。
問題在於,太皇太后應該糾正嗎?
倘若是糾正,便遇到了兩個難題,其一,是她這太皇太后似乎管的太寬了,畢竟太皇太后是婦人,暗中操縱更妥一些;其次,這也破壞了今日的氣氛。
太皇太后看著陳無極,含笑道:“陛下有意加恩,真是聖明。”
她開了口,殿中頓時活躍起來,許多人紛紛露出笑容,轟然道。
“陛下聖明。”
皇帝金口玉言,覆水難收,陳凱之自然也就不扭捏了,連忙跪下。
“臣謝恩。”
接著,便是繁複的禮儀,陳無極只端坐著,待到了正午,接著便是宮中賜宴。
此時按例,太皇太后自當擺駕回到後宮,陳無極自是坐在上首,他朝陳凱之招招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