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是考八股文,某種意義來說,考官出題,生員們呢,自由發揮即可,這就使考試的難度大大降低。
在客店裡住了兩日,期間發生了許多奇奇怪怪的事。
就在昨天夜裡,不知哪個生了兒子沒**的傢伙,居然在客店外頭放了半夜的鞭炮,陳凱之給自己的耳朵塞了棉絮,才堪堪睡去。次日一早,還是有些困頓,不過今日是考試之期,怠慢不得,陳凱之收拾了考具,一個考藍,還有一瓶墨水以及毛筆,除此之外,還有自己的戶籍以及學籍。
墨水是必帶的,因為考試過程中,不得帶硯臺,據說前幾年,許多人將作弊的內容都用小字刻在硯臺上,然後再抹上炭泥,如此一來,帶進去的時候,和尋常的硯臺一樣看不出什麼,等進了考場,用手一抹,這字便浮現出來,自此之後,金陵的府試,一律自帶墨水。
檢查了幾遍沒有什麼問題,這時有玄武縣學的差役來,領著大家至縣學,縣學這裡,早已是戒備森嚴,上百個差役皂隸,還有本縣巡檢的兵丁按刀而立,在此防守。
就為了百來個考生來考試,就這樣的架勢,還真是……
陳凱之這時候,方才知道大陳朝為何是文法治國了,即便只是府試,依舊是非同小可啊。
進縣學需要搜身,有差役將陳凱之拉到一邊,開始搜檢衣物,考藍則是被另一邊的差役拿去翻查,等搜查完了,陳凱之重新接過考藍,接著便由人領著到了縣學明倫堂,按理來說,這時候要謁見考官。
明倫堂裡,玄武縣的鄭縣令會同本縣縣學的諸官在此高坐,生員們魚貫來行禮。
陳凱之也學著他們的樣子,抱手作揖,朗盛道:“學生陳凱之,見過恩府大人。”
所謂恩府,有師門的意思。誰來主考,誰就算半個老師了,不過這是不算數的,只能說是對考官的一種尊敬。
鄭縣令眯著眼,聽到陳凱之三字,面上就笑了,捋須道:“可是那作洛神賦的陳凱之?了不得啊,小小年紀,便有如此才俊,本官很是拭目以待,陳生員好好考。”
別人來拜謁,鄭縣令都是冷言冷語,只點點頭叫一聲好,可對陳凱之的態度,卻是如此的如沐春風,羨煞旁人。
陳凱之覺得鄭縣令笑得很親切,心裡存著好感:“是,學生一定不負所望。”
“哈哈……”鄭縣令捋須:“有這信心就好,本縣對你的文章,還有那琴曲,都是極看重的,我是命官,我朝廷掄才,乃是應有之義。”
陳凱之又是稱謝,這才在文吏的帶領下,走到了考棚。
嗯……那鄭縣令人還不錯。
在考棚裡坐下,等了幾柱香,便聽到一聲炮響。
考試開始了。
有差役舉了木牌,木牌上便是考題,一個個考棚的經過,接著便開始發放考卷,那木牌上清晰的寫著:“泰山何其高也。”
高山有多好啊。
這個考題,算是中規中矩,其實就是讓考生們寫一篇文章,來稱頌泰山之高。
當然,這文章一定不能離開四書五經的主旨,否則就是離經叛道。
陳凱之上輩子就有不錯的文學基礎,這幾個月來,又將許多書倒背如流,再加上方先生的指點,他滿帶信心地鋪開了考卷,心裡開始做著腹稿。
得益於自己的用心苦讀,只片刻,文思便湧上了心頭,果然…………智商高就是好啊。
陳凱之心裡一喜,開啟了墨盒,提筆,正待要蘸墨答卷,猛地……他覺得有些怪怪的。
咦,墨呢?
他再仔細搜檢,接著目瞪口呆起來,墨盒裡居然沒有墨水,只有一點墨水的殘漬。
第四十四章:明爭暗鬥
陳凱之當然記得自己來的時候,是親手裝好了墨水的,還特意進行了密封,可是現在……墨水怎麼就沒了?
他心裡頓時產生了不太妙的念頭,卻逼著自己要冷靜,於是凝神定氣,猛地想到了一個可能。
自己進考場的時候,有差役取了自己的考藍去搜查,另一個差役在搜自己的身,其餘時候,這考藍都是不離身的。
也就是說,一定是在這個過程中,有差役偷偷將自己的墨水倒了。
臥槽……還要不要臉?
不行,自己要去找鄭考官申訴,可是這個念頭冒出來,他的眼眸又忽明忽暗起來。
不對,一個小小的差役,怎麼敢做這樣的事?公門裡的人,雖然有許多的齷蹉,可是一個小小的差役,敢在府試上頭做文章,除非……有人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