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聚集,然後一路朝北進發。、
從坦尚尼亞到肯亞,最終居住一月,然後又開始返程。
這個過程並不是所有動物同時進行的,而是分批次的。
從六月開始,第一批先頭部隊出發,一直到九月,最後一波動物才出發,而同一時間,最早到達的隊伍,已經開始聚集返程了。
而且,大遷徙的物種很多,每一種動物走的路線還不同。
其中大型食草動物包括角馬和蹬羚等會通路。
路上大型食肉動物橫亙,整個過程,最初出發的動物只能回到坦尚尼亞三分之一,而路上又會有眾多新生兒誕生。
所以,這裡的動物,不屬於坦尚尼亞,也不屬於肯亞,它們是奔波的動物。
方宏樂了:“怎麼可能是走著去,我帶車了。”
“是腳踏車嗎?”
方宏指了指遠處,鏡頭也轉移了過去。
並不是腳踏車,而是一輛改裝過的皮卡,水友大失所望。
皮卡的後箱是封閉的,不過並沒有特別加長,而頂上是一個大布包一樣的東西。
“這個過程實在是太長了,要有很多準備,白天我會駕車,車頂是一個帳篷,夜晚可以開啟帳篷,睡在帳篷裡。”
當然了,房車那種東西,適不適合在這裡開的。
“看到遠方沒有。”
已經有動物開始聚集了。
第一批先頭部隊,是角馬群。
角馬長得像牛,因為長角,而且肩部是隆起的,就像公牛的肩膀一樣。
不過他們的腿看上去更細,非常的消瘦。
角馬是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大型羚牛,長得牛頭、馬面、羊須。頭粗大而且肩寬,很像水牛;後部纖細,比較像馬;頸部有黑色鬣毛。全身有長長的毛,光滑並有短的斑紋。全身從藍灰到暗褐色,有黑色的臉、尾巴、鬍鬚和斑紋,顏色也因亞種、性別和季節的不同而有所變化。角馬個頭碩大,體重可達270公斤,一般壽命都在15到20年左右。
一句話解釋就是,看起來像是長了鬃毛,骨架超大但是非常瘦的牛。
這種生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