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潛水鏡監視海面動靜。
這就造就了這一次任務中唯一一個紕漏,那就是作為機械師,kj可以隨時檢視儀表,當他使用潛水鏡時,他可以清楚地將自己看到的東西和地理位置對應起來。
漫長的探查任務中,kj驚鴻一瞥看到了一個水下洞穴。
他確定,這個洞穴就在北海林肯郡東北面兩百海里附近。
對此,kj並沒有太過注意。
然而,這艘u型潛艇畢竟是常規潛艇,每隔一段時間必須露出海面,很不幸,它被英軍發現了。
由於戰鬥力缺乏,他們選擇了返航。
就在這艘u型艦船準備二度出發執行任務時,kj被調走了。
1940年,德軍著手建造的俾斯麥號鉅艦預備役。
這艘以德國統一者,德國國父命名的艦船是德軍對於海上霸權奪取中最重要的一環。
kj被徵召後卻沒有立刻進入戰鬥編隊。
原因就在於,這艘船還在預備試航中。
在空閒時間,kj獲得了大量的空餘時間,某一天他突然想起了那個洞穴,於是開始查詢有關資料。
將近一個月後,終於讓他找到了一個相關資料。
十三世紀,英國最貪婪的國王也是被莎士比亞寫成歌劇的那一位‘約翰王’留有一座巨大的寶藏。
這位國王對英特蘭國民進行大量徵稅,並且對貴族下手,就在短短的數年間,積累了大量難以想象的財富。
隨後,貴族發生暴亂,二十五位大貴族聯合起來對約翰王宣戰。
約翰王本來是不以為意的,以為隨便就能鎮壓,但是後來他發現,這只是他一廂情願。
於是,約翰王將大量的財寶轉移到了林肯郡某個地方,等待戰後重新拿出寶藏。
約翰王的思考是沒有錯的,因為暴亂貴族並沒有敢把他怎麼樣,在這個時代,整個歐洲的王室都是約翰王的表親,沒人敢殺他,那個時代的歐洲也沒有任何國王死於處決。
最終雙方進行了約定,此事告一段落。
然而,約翰王卻沒有去取回寶藏。
約翰王是一個貪婪的人,他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