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3 / 4)

小說:饕餮之冒險王 作者:莫莫言

平整的,換句話說這是人工開鑿過的石頭,並不是自然界的亂石直接堆起來的。

“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啊!”

雖然沒決定往不往下,但是方宏還是決定先到塔頂看看。

精通攀巖的方宏在無負重的情況下很快到了石塔頂上。

距離地面將近十六米,頂上是長寬各四米的一個平面,其構造原理是利用重心原理在距離四面石牆頂還有一米多的位置搭建了一個世態,就像是一個正兒八經的高樓上的護欄一樣。

也就是說,這個石塔的原高度大概是三十米。

如果說之前看到的那些地面石塊真的是一些建築的頂的話,同石塔深度計算,這應該是一個平均高度超過十米的建築群。

這就奇怪了,這麼大的建築不符合現今任何漢族建築的風格。

方宏仔細觀察,才發現頂上沒有積累塵土的原因,四個方向正有一個比磚塊稍微大一點的空洞,恐怕是用來排水的,而整個頂的高度略高於其他部分,方宏低頭看著石面,發現了一個印記:“這恐怕不是什麼古建築,說不定是最近兩百年中修建的,你們看這個符號這麼清晰,如果是古建築,應該早被雨水衝沒了才對。”

這個符號很逗比,是一個漢語中的轉換符號橫豎橫,不過上面的橫在豎的左側,下面的橫在豎的右側,而第一個橫下面有一個類似於英語s的符號。

“這個符號是什麼鬼意思,這麼深的刻印應該不是刻著玩兒的,不像是小孩子弄得,應該有什麼意義吧。”

水友的力量是廣大的,僅僅十多秒,就有人找到了答案。

“找到了!”

“什麼意思?”方宏皺眉:“還真有出處?”

“這個符號出自於三星堆出土的陶器!具體是什麼意思無法解讀。”

三星堆?

第九十章 地宮

限免結束,這是定時更新章節,今天有人請吃飯,本來計劃的兩章的,不過有加更,就還有一章,能不能更就看晚上能不能及時回家了。

方宏來了精神:“三星堆?你是說三星堆?”

三星堆是距今四千五百年前到四千年前的遺蹟,後來斷代了,專家分析是因為古蜀人在經歷了商周時代後重新同中原聯絡了起來被秦統一,所以才被去了本身的文字。

三星堆的文字元號只出土了幾個,所以無法系統解讀。

難道說,這個巨大的,差點被埋在地下的建築,是三星堆文化的又一傳承?

三星堆發現的最初,是大量的玉石器出土,後來在改革開放後才被挖出了青銅器,所以整個遺址完美的儲存了下來,而在後來,挖出了和三星堆一脈相承距今三千多年的金沙,金沙出土的金器更多,是真的黃金器。

方宏看了看天,正是晌午,是唯一能夠看到太陽真身的時候,有低頭看了看前後左右的石牆,突然有了一種明悟。

這是一個觀星臺,四面牆分別是正東正南正西正北!

這絕對不是什麼巧合,而是古人故意為之的。

在中華歷史上,古人對於正南正北的建築方式非常迷信。

你都難以想象,五千多年前出土的古遺址當中,圓形的新石器時代土茅屋開的正門的門縫和整個圓形屋子的正中心,都是一根頭髮絲兒都不差的和南北緯線重合的。

方宏站在這個位置往下看,似乎看到了一個輝煌的過去。

如果那些石頭真的是建築的頂,如果正南正北方向判斷的沒錯,那麼,這是一個郡邑甚至都城規模的遺址!

原因非常簡單,這是一個大型的,三星堆或者金沙遺址時期的遺址,是一個永固的夯土石壘建築,是一個坐北朝南的建築。

在古代,能擁有觀星臺或者摘星臺規模的建築,絕對和統治階層有關。

“說一下三星堆遺址考證,傳聞中黃帝一族的某一個子嗣到了蜀,建立了古蜀國,此人叫做蠶從,李白曾經寫過,蠶從及魚鳧,開國何枉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說的就是兩代古蜀王。”

“另外提一點考證,大禹的故鄉,距離此地不足兩百公里,也就是說,實際上科考界普遍認為古蜀其實是在夏朝治下的。而三星堆文字元號被疑為夏篆,因為一個統一的集權國家,是不可能允許國度內有兩套政令的,所以文字必定是政令通達的基礎。如果這個遺址屬於夏時代,那麼我們恐怕發現了夏時代古蜀的治所。”

華陽國志有過明確記載,cd之所以叫做cd,是因為兩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