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可是違了皇命可是要抄家滅族的。東流,我不想讓你為難。。。。。。〃
〃噓,怕我為難就高興點,放心,皇上不會把碧璽山莊怎麼樣的,再說,公主畢竟是公主,我就是不休你,她也沒有辦法。你以為以她的身份,會給我做小啊?〃
碧東流乾脆利落地拒絕了婚事。
當然,他的理由還算婉轉:〃家中已有賢妻,不能委屈公主。。。。。。〃
他的拒婚在碧璽山莊引起了很大的一場家庭風波。
碧莊主暴跳如雷,幾乎沒將兒子給劈了。
但兒子的拒婚書已經呈了上去,就算把他剁碎了餵狗也無法挽回。
全家人的怒火全向聶琉夕燒去,對待她的態度甚至不如她進門以前。
聶琉夕乾脆閉門不出。
心裡卻打定了主意,她要和碧東流共存亡,他生她則生,他死她亦死。
一家人在惴惴不安中度過了三天。
三天後,他們又迎來第二道聖旨。
第二道聖旨的意思很簡單,大體就是說公主欣賞碧東流的重情重義,她可以和聶琉夕以姐妹相稱,不分大小。
這一道聖旨傳下來,對碧家來說,不亞於仙音。
碧莊主唯恐兒子又要不知好歹的拒絕,便忙忙接了聖旨,謝主隆恩。
這一生只娶她一個
碧東流尚沒說出拒絕的話,便被碧家的一位長老給點了穴道。
乖乖跪在那裡。
傳旨的太監心滿意得地走了。
碧莊主這才解開了兒子的穴道。
還未等碧東流起身,碧莊主一柄寶劍便橫在了他的脖子上。
說他如果敢再說出大逆不道決絕的話,他就替家族清理門戶。
碧東流臉色卻變也不變,一挺身子:〃爹,請恕兒不孝,無論怎樣我也不會娶公主的。我對琉夕允諾過,這一生只娶她一個。爹爹總不希望兒子做個不信守承諾的人吧?〃
他說這句話的時候,聶琉夕就躲在大廳的匾額後面,看的一清二楚。
她眼裡噙著淚花,唇角卻有一絲欣慰的笑意。
碧東流雖然拒婚拒的雖然恨堅決,但碧家人這次卻怎麼也不肯罷休。
碧東流這裡通不過,他們又開始在聶琉夕身上尋找突破口。
三姑六婆輪番上陣,對聶琉夕勸說。
所說的詞無非就是那一套陳詞濫調。
什麼女子無才便是徳啦,什麼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女子要以夫家為天,要遵從三從四德,不能醋妒。。。。。。什麼的。
最後歸結為一句,大概意思就是'人家公主都不計較大小了,想要和你二女共伺一夫,你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如果聶琉夕是普通的女子,或許會認可她們所說的一切。
偏偏她是在那樣的環境中長大的。
聶老爺子根本沒向女兒灌輸什麼男人是天,女人是地的狗屁道理。
她從小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一家人像捧鳳凰一樣把她捧大,她又如何受得了這種委屈?
在她的意識裡,她把她滿滿當當的愛完全給了碧東流。
自斷臂膀
那麼碧東流自然也會把全部的愛給她,這樣才公平。
他們之間根本輪不到第三個人來插足。
所以無論別人說什麼,她都像是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問的急了,她就只說一句。
想讓碧東流娶公主也可以。
但前提是……休了她。
碧東流對她寶貝的很,自然不會休她。
所以那些三姑六婆全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那些人不成,碧老婦人終於親自出馬。
派丫鬟將她叫來,親自訓話。
她所說的話其實也是那些陳詞濫調。
聶琉夕恭敬地聽著,卻是左耳進右耳出,根本不放在心上。
碧老夫人被逼急了,終於有些生氣。
冷冷瞧著她,說出了一番頗有份量的話:〃東流對你一往情深,愛你至深,你為何就不能為他想想?拒婚那可以殺頭大罪,難道你當真沒把他的安危放在心上?你就忍心讓他為你喪命?讓全碧璽山莊的人陪葬?!〃
這一番話實在是很咄咄逼人。
一直低頭不語的聶琉夕卻笑了一笑。
嘴角彎成漂亮的弧,淡淡地道:〃老夫人,琉夕雖然一向不太過問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