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火力的法軍艦隻,果然收到成效。幾座小型掩護炮臺被炸飛了天,三十多名清軍炮手死的死,傷的傷,慘不忍睹。
清軍的還擊毫不勢弱,從馬江兩岸飛來的炮彈雨點般地射向法海軍艦隻。可惜,法國海軍的艦艇移動迅速,亞維利亞少將明顯的是一個身經百戰,經驗老道的指揮官,早在法海軍發射過這一輪齊射後,就命令轉舵移動艦身,變化編隊的位置。清軍的炮彈除了濺起一柱比一柱高的水柱外,就是炸死一漂又一漂的魚。
清軍馬尾炮臺指揮官唐耀坤透過西洋單孔望遠鏡,觀察著戰局的變化。和煦的東海海風吹得一干站在炮臺制高點瞭望臺上的清軍指揮官員的軍服“沙沙”作響,定若神針的唐耀坤總兵,面無表情,極端嚴肅。旁邊站著的傳令兵很緊張,空中呼嘯的炮彈與空氣極速摩擦發出來的尖叫聲,更是增添了這種緊張。
“傳令所有炮臺集中攻擊敵艦艦隊中部,採取誤差射擊。”唐耀坤總兵邊觀察邊命令,連頭都沒有回,依然透過單孔望遠鏡死死地盯著法海軍編隊的位置變化。
傳令兵接到命令後,倒沒有了先初的緊張,必盡強將手下無弱兵,他麻利地把唐耀坤總兵的命令傳遞到指揮所作戰軍機處,作戰軍機處又透過最高處的旗塔,由旗兵用旗語把指揮官的命令傳達到各位置的炮臺,炮臺由訊號兵接收命令,並報告給長官執行命令。而對於河對岸較遠的炮臺,作戰軍機處只能透過烽火臺用煙霧的形式傳遞訊息了。
唐耀坤總兵隨機應變採取的這種“剔頭去尾”集中火力打擊中部的作戰方法,也使法海軍進攻編隊吃盡了苦頭,並不是說清軍炮擊的命中率提高了,而是法海軍某一艘軍艦中彈率提高了。試想那一艘軍艦能避開接二連三密集式地的炮擊?
天已漸黑,雙方交戰將近一個時辰,亞維利亞少將知道今天是討不了好的了,只好敗興地退出馬江河道,準備明天再戰。
第六十三章 馬尾炮戰
今天馬尾炮臺之戰,清軍福州水師並未出來參戰,早已躲藏起來了。他們那“小帆船”似的軍艦那是法國海軍鐵甲艦的對手?給別人塞牙縫都嫌不夠。他們也只有抓抓海盜,或是撞撞民船的本事。
看見法海軍編隊漸漸離去,清馬尾炮臺總兵——唐耀坤才把舉得單孔望遠鏡早已麻木的雙手放下,表情依然嚴肅,他知道這只是法海軍的試探火力,還有更大的考驗在後頭呢!他沒有歇息,馬上命令各炮臺修補加固,儲存好彈藥,並派出更多的訊號兵加強示警力量。他是擔心法海軍的夜襲啊!
率領法海軍小型編隊參與馬尾之戰損失一艘,重創一艘的亞維利亞少將,正坐在自己的指揮室裡寫著《作戰經過報告》、《清國馬尾炮臺軍力評估報告》及自己的《檢討責任報告》。如此戰績,受梅特葉上將訓斥是肯定的了,只有把清馬尾炮臺的火力強度及火力分佈報告寫好,才可能多少抵消一點自己的失誤。本來梅特葉上將吩咐他不要戀戰,適可而止,試探進攻,探明馬尾炮臺火力公佈,迅速離開。可亞維利亞少將居於對東方黃種人習慣性的藐視,還是把自己的高傲連同炮彈射了出去。
無邊無際的大海,到了夜裡也變得很小了,小到就好像在眼前,除了海浪聲,仍在一成不變地喧叫,留給人們的只是空洞和厚厚的黑。梅特葉上將靜靜地站在船甲板上,不知是在遙望深邃的星空,還是前面無影的大地?船身隨著波浪在晃動,他的心思也在晃動:“拿破崙皇帝說過:中國是隻睡獅,不知什麼時候會醒來。不會正好讓我碰上了吧!”此次東征他一直都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梅特葉上將還沒有能揮去這一閃即逝的念頭,有參謀報告:“報告上將,亞維利亞少將所率的小型試探編隊回來了。”
“情況怎麼樣?”梅特葉上將紋絲不動,深藍的眼睛微微閉上,顯然是在認真聽取彙報。
“略有損失,‘萊斯特’號被擊沉,‘茵斯特’號遭重創,傷亡二十五人。”參謀一絲不苟的回答。
“無能!”梅特葉上將轉身返回作戰室,參謀隨後送上亞維利亞少將書寫的三份報告,他僅抽出《清國馬尾炮臺軍力估報告》仔細閱讀,並吩咐參謀把古斯特少將叫過來。
梅特葉上將把《清國馬尾炮臺軍力評估報告》遞給古斯特少將,古斯特看完後,又仔細看了一下遠征軍參謀作戰部粗略模擬的馬尾炮臺陣地地形圖。然後對梅特葉上將說:“拿下馬尾炮臺,必有一定的損失,可能得不償失。馬尾港是一個天然良港,四面群山環抱,出入口小,置於兩岸的火炮完全可以封鎖住出入口,而且此處又不宜陸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