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3 / 4)

小說:冠蓋滿京華 作者:想聊

。”

此話一出,夏太監背後侍立的那個小太監就捧著一個烏木罩漆小匣子上了前。陳瀾聽見那三千兩的數目和名頭,心中自是敞亮得很——不消說,這自然是因為她幫楊進周那個忙的緣故——錦衣衛緹帥落馬,不管其中有怎樣的內情名目,至少她也算是有功,只這功勞不夠名正言順而已。

因而,接過那匣子,她只一掂分量就知道內中必定是銀票,於是交給旁邊的張媽媽拿了,又取出袖中之前朱氏交給她的那張銀票,輕輕巧巧塞了過去,不料夏太監竟是伸出手來,輕柔卻不容置疑地擋了。看到這情景,她微一沉吟,就衝張媽媽使了個眼色。張媽媽連忙屈膝行禮,躡手躡腳地退了下去。

“若是別人,咱家自然收得心安理得,但今天咱家還沒謝過三小姐。這人情自然收不得。”夏太監看到陳瀾看也不看捧著那個滿是銀票匣子退出去的張媽媽,收回銀票之後就只看著她,心中暗自讚許她小小年紀就不貪外物,知道輕重,就嘆了一口氣說,“之前這天安莊的夏惲,是以咱家親戚的名頭在這兒管著的,他胡作非為也都是打著咱家的名義,也不知道上上下下送過多少錢。要是這一回真的被人跑了,只怕咱家就是有十張嘴都說不清。所以,不管怎麼說,這回總算是補救得及時。就連皇上也說,三小姐著實機敏穩重。”

這會兒沒有外人,因而,陳瀾聽到這機敏穩重的四字評語,雖是心中一跳,卻不可抑制地暗自嘆了一口氣。要不是兩世為人,她哪來的這機敏穩重,哪能在這錯綜複雜的環境下掙扎求存?

“這話我實在是當不起,若不是那時候事出緊急,又有楊大人來,我也不敢出此下策。還請夏公公回宮稟奏皇上,就說我年輕莽撞。又承了太多恩德,實是愧疚。”

天子內宮妃嬪不多,多數都是如武賢妃這般出自民間,又或是如淑妃這般出自低品官宦,再或是如羅貴妃這樣低階軍官世家的女兒,因而,勳貴之家要奉承天子,也是著實找不到多大的機會,因而知道天子重孝道,從前趨奉太后,如今趨奉那些太妃太嬪。夏太監已經是見得多了。那些千金們當面一套背後一套,更喜歡的是在皇子面前露臉,丁點大的事情恨不得張揚得比天大,因而端詳著陳瀾,夏太監若有所思地用手指叩著扶手,隨即就輕咳一聲。

“楊指揮那會兒去稟報的時候,皇上在乾清宮東暖閣,咱家正好伺候在旁邊,那會兒就只聽皇上說了那四個字的評語,隨即便有咱家這一趟過來。不是咱家打誑語,京城公侯伯這麼多,別說是哪家的千金,就是公子,也只有威國公世子曾經得過皇上的誇讚。所以,三小姐這次的事情,可謂是辦得漂漂亮亮。咱家老了,因著祖宗規矩嚴厲,也不敢攀龍附鳳給自己招惹禍事,所以今天討了差事親自過來,只想結一個善緣。”

陳瀾雖說不能盡知朝廷大事,可也知道楚朝和歷史上的明朝最大的不同,就是宦官不能預政事,更沒有什麼批朱之權,因而如今宮中內宦雖是置產外居辦產業等等應有盡有,可明目張膽干政的卻是沒有。夏太監直言說不敢攀龍附鳳,只是想結一個善緣,無非是看準了她這邊有值得結交的價值。可是,就算陳衍將來能夠襲爵,她一介女流又有多大的前程?

這些思量都不是能宣之於口的,因而她只得含含糊糊謙遜了兩句,最後送夏太監出門的時候,仍是沒說答應,也沒說不答應。出乎她意料的是,對於她這種態度,夏太監也是絲毫不惱,臨走的時候還笑眯眯的提醒說,天安莊的特產桃子素來是宮中最愛。日後桃子收穫的時候,不妨往宮中內府供用庫送一份。

***************************************************

夏太監此來亦是坐一輛轎車,拉車的是兩匹健騾,因是馴熟的,套車出發沒花一點功夫。隨著車軲轆的轉動聲從外頭傳來,隨侍的小火者就服侍夏太監脫下了貂鼠披肩——這披肩用鉤帶斜掛於官帽的後山子上,風毛向裡,最是暖和不過。等用熊皮蓋毯捂住了夏太監的膝蓋,又把手爐交給人捧好,那小火者就忍不住低聲說道:“老祖宗為什麼對那三小姐這麼客氣?”

“客氣?”夏太監咂巴著嘴,斜睨了那個低眉順眼的小火者一眼,這才淡淡地說道,“你是小林子的乾兒子,又是咱家的同鄉,所以咱家少不得帶挈你見識見識世面。別以為只有那些什麼王什麼公什麼侯的才是值得巴結的,先別說那些輪不到你,就是輪到了,也興許有的是帶累你的時候。倒是這些還名聲不顯的人,幾句話就能結下人情來,日後用得上。皇上連內閣的閣老們都很少有誇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