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離開後,娜塔莉婭給自己點上菸斗,吸了一口之後悠然的吐出個菸圈。
雖然之前娜塔莉婭竭力反對鋼鐵姬發動這場戰爭,但到現在為止,戰爭的結果並不算太糟糕,俄國增添了大片的土地,鋼鐵姬的那番胡鬧給了全世界一個俄國神姬十分強大的印象,雖然沒有佔領伊斯坦布林,但就結果而言還可以接受。
畢竟這本來就是一場瓜分奧斯曼帝國遺產的戰爭,恐怕除了土耳其之外沒有哪個國家會成為輸家,區別只在於各國預定目標的達成程度而已。
俄國沒有拿下伊斯坦布林是有點可惜,但也沒什麼可抱怨的。
想到這裡,娜塔莉婭那一向嚴肅的臉上露出了些微難以察覺的笑意。
(月初我說本月的目標是更新二十七萬字,現在已經完成了將近二十五萬字,無論怎麼看都會超額完成更新目標。所以大方的求一張月票)
第281章 281 紅色的海洋迎接英雄的歸來
1936年2月15日,被稱為第二次俄土戰爭的參戰各方的代表,在伊斯坦布林簽訂了停火協議。
根據協議,各國將撤出絕大部分在土耳其的軍隊,只在幾個據點保持駐軍以“避免人道主義災難再次發生”,實際上就是在舊奧斯曼帝國的領土上畫出了勢力範圍。
法國人趁機完全吞併了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還出兵在敘利亞海岸登陸,意圖佔領大馬士革,但提前抵達大馬士革郊外的英國部隊阻止了法國人,雙方在大馬士革城外對峙數日,最終法國人屈服了,只佔領了包括貝魯特和的黎波里等城市,以保證自己在這一地區的存在。
英國人則趁機鞏固了自己對波斯灣周邊地區的控制,並且安全掌握了達達尼爾海峽。同時英國還和德國一樣獲得了在伊斯坦布林的駐兵權。
俄國則佔領了伊斯坦布林以西的大量土地,同時越過喬治亞進入土耳其東部的俄軍也佔領了大片地區。
至於德國,他們和英國一樣獲得了在伊斯坦布林駐兵的權力,同時在馬爾馬拉海海岸線上擁有了兩個據點。當然林有德最看重的收穫還是遠在波斯灣沿岸的巴士拉,以及兩河流域的古都巴格達。
這個時空石油勘探比上個時空滯後,除了專心發展工業的美國在自己國內以及後來佔領的婆羅洲鑽出了不少油井之外,其他國家只有離美國近被美國資本大肆滲透的墨西哥在石油開採方面能和美國相提並論。此時的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輸出國,歐洲各國雖然把歐洲能挖的石油都挖出來了,但在歐洲之外探查油井的興趣並不是特別高——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1900年代,才隨著汽車等裝置的普及而發生劇烈的改變。
但這個時空的奧斯曼又比上個時空命硬,對波斯灣的控制比上個時空要強,歐洲人沒什麼機會來波斯灣周圍找石油。
1920年代,隨著輪船普遍換裝重油鍋爐,以及汽車數量的直線上升,石油的地位越發重要。英國人已經開始在波斯灣附近探頭探腦,但是這一地區阿拉伯獨立運動此起彼伏,奧斯曼帝國也一直在試圖鎮壓阿拉伯人重建帝國對這一地區的控制,所以整個地區動盪不安,英國人的勘探受到了很大的干擾,到現在都沒有太大的成效。
現在波斯灣周邊只有相對穩定的伊朗發現了大量油田,所以英國人在這次奧斯曼帝國的解體中重點照顧的物件就是伊朗,他們武裝了波斯王國的軍隊,把舊奧斯曼帝國的勢力徹底逐出了伊朗高原,把伊朗的石油牢牢的抓在自己手中。
不過此時伊朗的原油開採才剛剛開始,世界原油供應中百分之七十五來自美國和墨西哥,只有百分之二來自伊朗,伊朗的原油還沒有北非出產的多。
現在林有德拿到了巴士拉和巴格達,基本就意味著他的一隻手已經摸到了世界金庫的門了。
簽署了停戰協議之後,林有德立刻飛回波茨坦,準備親自部署蠶食和****阿拉伯地區的計劃,加強自己對這一區域的控制。
但他剛回到波茨坦,就被薇尤拉拽到了柏林。
**
林有德面前的柏林街道已經完全被紅色覆蓋,街面上每一間店鋪前都懸掛著旗幟,nerv的無花果葉旗數量遠遠超過了德意志共和國的國旗。
除了隨處可見的無花果葉旗,街邊每一棟超過三層的建築上都掛起了條幅,寫著各種典型的nerv風格的宣傳口號。
除了這些,人群手臂上纏著的紅袖章、脖子上戴著的紅領巾以及手中揮舞的小紅旗等等,都讓林有德眼前的景象紅得更加熱烈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