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2 / 4)

小說:隱相 作者:老山文學

才那兩首唱罷後所起的喧鬧了。

一切只因為眾人不免或多或少的受了詞境的感染,歌唱雖罷,那份無言的情緒卻難一時散盡。良久之後,才有一人長聲嘆道:“好一個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懌,此詞一出,天下相思言盡於此矣!”

此人一開言,便引來許多附和之聲,就連那些國子學生也是唇舌喏喏之後,終究說不出什麼反駁的言語。

在大堂內的一片議論聲中,太平注目唐松,“所思者誰?竟讓你憔懌如斯?”

總有一些感情不願與人分享,總有一些人只願深藏心底,不願向人提及。聞問,依舊是一臉蕭索的唐松輕淺一笑,“思所思之人,雖苦亦樂!”;

說了卻等於什麼都沒說,輕紗覆面的太平哼了一聲,似是不屑再問。

雅閣中接連又有歌女走出,隨後的三人中除一人唱了四家詩之外,其她兩人皆歌的是曲子詞,如此待六人唱罷,居然正好是以三對三,平分秋色。

雖是平分秋色的局面,但當第六個歌女唱完四家詩後,國子學生的讚歎聲卻小了很多,喧譁喝彩時的氣勢更是低迷到了極點。

此前不管是四家詩還是曲子詞皆是名聲在外,尤其是四家詩藉助於八老的光環更是被溢美到了極處。但所謂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這遭真刀真槍你一首我一首的唱出之後,那直觀的對比就太強烈了。

一個是巔峰神作,一個是二流乃至於三流作品,這中間的鎢溝在直觀的對比下**裸的被揭露出來後,即便是力挺八老的國子學生也無法指麇為馬。

這場鬥詩進行到現在雖然局面上是個平局,但在氣勢上,在給觀者的審美享受上,那本詩詞集卻早已風雷閃電的將四家詩殺的丟盔棄甲,一騎絕塵狂飆千里。

但既是鬥詩,而且是如此重要的一場的鬥詩,最終總是要有個結果的,是以當第七位,也是最後一個樂伎從雅閣裡出來時,整個酒肆大堂內外已是落針可聞,幾乎所有人都將目光集中在了樂伎身上,集中在了樂伎圓潤的紅唇上。

這家酒肆是貢院外最大的酒肆,亦是神都最富盛名的酒肆之一,在這樣一家酒肆中鬧出了這麼大一場動靜,且在場計程車子如此之多。可以說這一場鬥詩的結果必將很快傳揚開來,也必將成為八老與唐松新一場爭端的最終結果。

第一次迷思園詩會,唐松穩勝一籌。這一次的結果又將如何?

這是神都近來最惹人關注的話題,而答案就在這位樂伎身上,就在這個樂伎口中。

酒肆大堂內的氣氛無聲的緊繃起來,被這麼多人目光灼灼的盯著,縱然是這個見慣了大場面的樂伎也有些吃不住了,以至於她開始撥弄琵琶時,因為手顫而使伴音有些發飄。

就在這發飄的琵琶伴奏下,樂伎曼聲歌道: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蟑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樂伎方唱出第一句,太平腦海中便出現了中秋月夜清心莊中的那一幕。

“你贏了”

聞言唐松笑了笑,“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埃關鎖。而今塵盡重生,照破山河萬朵”

此時的唐松渾沒有太平想象中的狂喜之態,神態輕鬆,語調淡然“明珠就是明珠,即便塵埃關鎖亦不損其絕世光華,今日贏的不是我,是曲子詞贏了!詩也好,詞也罷,好壞優劣不是任由幾人幾姓來決定的”

這是《水調歌頭》第一次在大庭廣眾下被唱出來,所謂絕世神器就是不出則已,出必驚世。

此時中秋剛過不久,耳聽此詞,滿堂眾人真是連話都說不出什麼了,這情形真與當日太平公主在武則天面前的情形相似,分明覺得這曲子詞無一不好,但真要說它究竟好在哪裡時,卻又因為它實在太好而一時難以找到合適的言語來形容。

第七位樂伎終於唱完,就在眾人咂摸品味的時候,酒肆大堂內卻猛然傳出幾聲接連而起的響動。

眾人心神本都在那曲《水調歌頭》上,乍聞這響聲真是份外刺耳驚心,循聲望去時,就見酒肆大堂右邊角落處有兩樹盆景摔在了地上,花盆砸的片片粉碎,一併撞翻了後面那副六頁屏風。

馬老三的這家酒肆除正門與後門外,尚有兩處側門,各通著兩間並不對外開門的雅閣,此前唐松與上官婉兒所在的便是其中之一,而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