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氣。”張天齊坦然地說。
“我也不想強出頭。到蘇州時事並不急,快過年了,哪一個官老爺,肯在封印的時節請幕客呀?”
“真的,江天寺是鎮江第一大寺,真該在打打殺殺之後,到佛前懺悔,消消殺孽。你真的不去?”
有葛佩如同行,她哪能不去?葛佩如是她最大的威脅。最好不讓小丫頭有與張夭齊獨處的機會。
“好哇!”她欣然說,“要不要帶防身兵刃?”
“沒有必要,”張天齊眉頭緊鎖,“不知是怎麼一回事,似乎鎮江即將發生瘟疫,蛇神中鬼好象全跑光,或者躲到地底下去了,想找人動刀子也找不到物件。”
半個時辰之後,他們僱的小船。泊上了金山碼頭。
天寒地凍,前來進香的香客少之又少。
那時候,金山還沒與陸地接連,往來需僱舟代步。
這座鎮江三山之一的“名山”,其實只是江中一個高十餘丈的小島,稱山,未免有點唬人。
所以明代大儒由朗十一歲時,賦金山寺詩的第一句說。
“金山一點大如拳。”
山上的金山寺,確是第一九十四年前康熙皇帝第一次下江南,曾在這裡遊玩,把鎮江的三山三大寺全都改去。
焦山的焦山寺(宋以前稱昔濟寺)改為定慧寺,金山的金山寺(元以前稱澤心寺龍游寺)改為北天寺,北固山的甘露寺改名超岸寺。
改朝換代,一改這名平常得很。
後來的乾隆皇帝下江南,也愛上這座山,建了一座文津閣,把(四庫全書)中的一部(共有7部)藏在這裡。
後來洪楊舉事(太平天國)把金山燒光、 (四庫全書>燒燬了三部。
張天齊的師父是玄門高士,葛佩如的武功也源於玄門,所以僅在寺內各處略為遊覽,捎了些香油錢,並沒在佛面前叩拜。
章春倒是執意正心地在佛前上香,並在浮翠樓頂禮一番。
浮翠樓內其實沒有佛像,那是供奉歷來皇帝頒賜御書墨寶的地方。其中當然供有康熙大帝“江天一色”四字的真跡,及江天寺碑的原書墨寶,還有二匾額的原稿,案上金匣供藏著康熙的<金山寺)遊一卷。
張天齊感到一頭霧水,這位章姑娘怎麼對歷代帝王所賜的墨寶感興趣?甚至還親自上香叩拜煞有介事,委實令人大感困惑。
他不便問.葛佩如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