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怕吳三桂能夠立刻再行擴充數千家丁也是夠了!從此在這遼東前線,只怕會是兩個姓吳的天下了!幾個關寧軍系統的總兵心中滿是醋味的盤算著。
當晚,整個明軍大營,從松山堡到城外,到處瀰漫著燉馬肉的香味。士兵們歡聲笑語的品嚐著馬肉。軍官們也是很大方的沒有剋扣士兵的肉食。士兵們端著大碗,碗裡是熱乎乎香噴噴的馬肉湯,裡面可以看到大塊的馬肉。吃著馬肉,扒著熱騰騰的米飯,興奮的議論著白天的戰事。
那些被打死打傷的清軍馬匹。被兩位吳將軍很大方的貢獻了出來,供全軍將士大吃一頓。
其實馬肉雖然纖維粗糙些,但是吃起來味道還是不錯,就象牛肉一樣,如果味道實在太差,也不會有無良黑心商人將馬肉偽裝成牛肉進行販賣了。額,這似乎不光是在國內有。就連被人推崇的到了天上,號稱食品安全嚴格的無以復加的歐洲,不也同樣有跨國大規模販賣馬肉的事情?
而馬板腸則是人間美味,當年的鄭元和,只是因為病中的李亞仙想一口馬板腸湯吃,二話不說立刻將自己的五花馬給宰了。命人做了湯送上。這份潘驢鄧小閒的魄力和能力,足以令如今的土豪們汗顏了。當然,讓一群丘八大爺吃得馬肉,自然不能和青樓名妓所享用的比肩,那是需要大廚精心烹飪的情況下。否則怎麼能夠入得了美人的櫻桃小口?
不過這個時代,只要是肉,就沒有人會嫌棄,沒見曹操的軍隊劉皇叔的軍隊,連人肉都吃?
三順王所部、鰲拜的鑲黃旗,還有豪格的正藍旗,幾家聯手貢獻的死傷馬匹,被各部按照軍士多少的比例,平均分配下來,由火兵們開膛破肚,好生烹煮了一番之後,明軍士兵們才有了這大口吃肉的福氣。
松山堡內,洪督師也是滿臉通紅,略略帶著幾分酒意聽著軍政司統計的戰果報告。
“稟督師大人,幾位公公,此戰我軍,共計斬首數二千二百六十三級,繳獲完好戰馬一千二百五十八匹,又有繳獲各類盔甲刀槍計二萬餘件,另有繳獲自生火銃一千零三十四支。只可惜吳旅長所部將士殺敵太過於英勇,大批的建奴首級殘破不全。。。。。”
軍政司的話還不曾來得及說完,一名監督糧餉發放事宜的中年胖太監便用尖利的嗓音高聲地大叫起來:“二千二百六十三級?還不算被打得屍首不全的首級?如此說來,韃子的傷亡人數不少,打得好啊!”
久于軍事的洪承疇也是頷首不止:“二位將軍的斬首之數就有如此之多,另有不少傷者死者被建奴帶走,另外還有許多屍首被炮火擊毀,如此算起來,兩位吳將軍斬殺的各旗韃子兵,傷亡人數不會少於五千!”
這話,如果不是眾位將軍、大人親眼所見,又有大批的首級和繳獲之物堆積在模範旅與寧遠軍營地之中,便是殺了這些總兵、兵部郎中們他們也不會相信。
一萬多人的兩部明軍,在一日之內,先後與所謂三順王的附逆賊兵、奴酋黃太吉親領的鑲黃旗精銳、奴酋墨爾根代青多爾袞所部火銃兵,奴酋黃太吉長子虎口之正藍旗兵馬對戰,斬殺繳獲如此之巨大,怎麼能不令人驚歎?
雖然說那些盔甲刀槍馬匹被吳標很大方的送給了吳三桂,感謝他領家丁往來馳騁衝殺,為自己的部隊護住了側翼。
而吳三桂也是聞絃歌而知雅意,在含笑收下了足以編練數千家丁的物資之後,更是將繳獲的一千餘隻燧發銃拱手相讓。
但是在洪承疇看來,這一仗的收穫遠遠大於繳獲和斬殺。各鎮軍兵之中計程車氣和求戰心被激發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也難怪。同樣都是家丁,你們能夠殺韃子領賞錢,咱們為啥不能?
“不過如此!”將軍們的心中給建奴做了這樣一個判定。將之前對建奴的恐懼一掃而空,取代的是一種藐視。
“大人。如此之戰功,我們是不是應當向朝廷、向皇上報捷了?”
同樣是因為慶功酒而有些醺醺然的張若麒,輕聲提醒著洪督師。
“是役也,計斬殺敵眾三萬三千七百八十三人,斬首實數二千二百六十三級另有首級三千餘因炮石如雨,以不可辨敵我。獲馬一千二百五十八匹,又有繳獲各類盔甲刀槍計二萬餘件,另有繳獲自生火銃一千零三十四支。我軍追殺甚急,奴賊逃之不及,竟有跳海逃生者。更有大股潰軍自松山,南至塔山,赴海死者甚眾,所棄馬匹、甲冑以數萬計。海中浮屍漂盪數里,多如雁鶩。腥臭不可聞。疑似炮斃偽逆黃太吉之長子虎口,惜面目被毀無法辨識,唯有偽逆正藍旗俘虜指認哭訴,另有正藍旗盔甲旗號等物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