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果阿之後,向印度各地的土邦主們收購棉花、小麥等作物,由漢元商號負責收購,獲取的利潤除了支付貸款利息之外,便是復**的經費開支。
這筆貸款,將在葡萄牙帝國復國成功之後,以葡萄牙帝國在美洲的殖民地作為償還。
在緊張的籌備中,守漢迎來了崇禎元年的春節。
〖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一章 這個錢我們不收!
緬甸紅木妝點的廳堂,玻璃鏡裡映照著身披暹羅紅紗的侍女的舞蹈,博古架上,很不合時宜的擺著一尊新近出窯的聖瓷花瓶,花瓶裡錯落有致的插著幾根暹羅孔雀羽毛,宣德年間出產的銅製香爐緩慢的向空氣中噴吐著安息香。本書最新免費章節請訪問。房樑上,一對巨大的鸚鵡在那裡嘰嘰嘎嘎的說著什麼。身穿著用新近紡出來的細紗棉布製成袍子的客人,手中搖動著倭扇,看著眼前的午飯發呆。
午飯應該是從任何人的角度而言都是頗為豐富的:當年的新米蒸出來的米飯,來自大員的鹿肉,成桶的甘蔗酒、米酒擺放在桌上,供客人隨意取用。如果覺得那玻璃瓶子裡裝著的琥珀顏色的葡萄酒更為適合自己的話,可以同餐廳的侍者打聲招呼,請他用同樣晶瑩透亮的玻璃杯為自己倒上一杯。或者倒一杯熱飲十分香甜的可可。
望著眼前餐桌上琳琅滿目的食物,雖然知道這些食物用國內的物價相比十分的低廉,但是,腰間佩著倭刀的客人依舊食不甘味。
“巴嘎雅路!我們來了有十天了吧?!為什麼將軍大人還不肯接見我們!一定是你們辦事不利!”
客人很是不滿的訓斥著隨行的武士。頭上留著衝突炮髮髻的武士們,急忙立刻各自的座位,跪倒在地面上雙手合十額頭緊貼在手掌上,向自己的主公請罪。
一門眾松平信綱、老中酒井忠勝跟德川家譜帶阿部家的新任家督阿部忠次。三個人作為德川幕府的代表,帶著各自家的一群武士,到了順化已經有十天,每天呆在陳設華麗飲食豐富精美的會同館裡,雖然是可以夜夜笙歌,但是作為武士,無法完成德川將軍的交代,卻是莫大的恥辱!
事情起源於一年一度的參覲交代。
由島津家久為首的眾大名發起的旨在討好德川幕府將軍的參覲交代活動,經過多年的演變,已經從一種自發行為變成了一個制度。幕府用來消耗各個大名,特別是那些外樣大名的財政實力,同時,要求各個大名的妻子要在江戶居住,每個大名每兩年有一年的時間要居住在江戶城,協助將軍處理政務,這樣一來,不但消耗了各個大名的財政實力,控制了他們的妻子作為人質,同時也縮短了他們在各自領地的時間,逐步離間、冷卻、疏遠他們與家臣之間的關係和感情。有點類似於宋太祖製造的“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效果。
但是,從今年的參覲交代開始,幕府發現了一絲危險的苗頭。
九州的島津家、鍋島家等西南諸藩自不必說,以往因為國遠力弱特許可以三年一朝的對馬宗家,此番居然也是很主動的前來覲見。
要知道,參覲交代對於各個大名而言,往往是一次極為痛苦的自費旅行,而且還要打腫臉充胖子。大量的隨行人員,在前進時必需進行大規模的“大名行列”,都是各個大名彼此攀比、講求排場的平臺,各家在這樣的時刻都要進行炫富式的行進。這對於大名經濟實力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消耗行為。
但是,今年,松平信綱等一門眾率先發現,無論是西南諸藩,還是五島家、宗家這些比稍微富裕些的旗本都強不到哪裡去的小大名,居然也擺出了近千人的大名行列。
行列裡,旗幟鮮明,不僅是大名本人身穿錦袍,武士旗本每人都是精鋼所制的南蠻甲,就連那些明顯的足輕,也都是身著鐵甲。長槍兵們肩上扛著的,不再是簡陋的竹槍,而是比三間槍還要精製的長槍,槍尖的寒光在江戶的陽光下,刺進了松平的眼睛裡,刺得他眼睛生疼。
而那些鐵炮手肩上的鐵炮,更是讓松平們為之膽寒。
那絕對不是織田信長時代最好的薩摩鐵炮所能比擬的!就算是薩摩鐵炮,也要賣四十貫一支,還不運算元藥鉛彈等項,單是五島家的鐵炮隊,粗粗的數數便有至少二百隻鐵炮,這個該死的海賊!他們是從哪裡搞來的這許多的錢米?!
參勤交代使大量人員來往江戶“旅遊”——其中很大部分都是消費水平相對較高的武士(當時江戶城總人口中武士佔了一半多),這很大的刺激了江戶地區的商業水平,可以說拉動了幕府的內需,對於幕府提高gdp有很大的幫助。原本是消耗諸家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