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等種痘之事,將黃大掌櫃所獻之玉米草在我大清轄區內試行種植,以利民生,以強國力。”
眾人如此眾口一詞的推薦,黃臺吉自然要照顧群眾意見。
於是,大清國的皇帝開口傳旨。
“嶽託郡王如此純孝,朕心中大為寬慰。爾等皆為朕之兄弟子侄,自當兄友弟恭。傳旨,復嶽託之成郡王爵位為成親王,賜駱駝五匹,雕鞍駿馬二匹,銀元二千。封睿親王多爾袞為奉命大將軍,封成親王嶽託為揚武大將軍,統帶此次入關伐明之事!”
“和碩禮親王代善,老成謀國,多進諫言。國有諍臣不亡其國,有臣子如此朕心大安。同樣賜駱駝五匹,雕鞍駿馬二匹,銀元二千。命代善以和碩禮親王之尊,統管我大清八旗軍民、外藩蒙古各部種痘之事。入關兵馬將士,務必在出徵之日前完成此事!各處試行種植玉米草之事,亦交由禮親王統一安排辦理,切勿令朕及八旗各部失望!”
嶽託原本的爵位是成親王,前年也就是1637年的時候,為了打壓嶽託,黃臺吉找了個由頭把嶽拓的成親王降格為成郡王,今天算是為了酬庸他的功績,賞還他的親王爵位。
這樣一來,代善便被黃臺吉、多爾袞兄弟和自己的兩個兒子合謀剝奪了對兩紅旗的控制權,不能夠入關劫掠不說,也只能是很“屈辱”(至少他本人是這麼認為)的從事種植牛痘、種植牧草的微末差使。
俗話說泥人還有三分火氣,這樣一來,禮親王就算是脾氣再好,也難免要在府邸裡大發雷霆了。
但是,脾氣也只能說是發發而已,黃臺吉對付兄弟的手段他是清楚的,何況眼下他手中沒有兵馬,黃臺吉要是對付他如同碾死一個螞蟻一般。
不被代善待見的長子成了親王,還是此次進關的大將軍之一,而自己卻只能是在瀋陽待著,去給人種痘,給馬種草,這如何不令禮親王發飆?
〖
正文 第三百三十一章 南北風雲(下)
ps:
馬上就是月底了大家有月票的就別客氣了。
“三個忘了本的狗東西!忘記了你們的娘,阿巴亥那個婊子是怎麼死了的?!”
做事沒有擔當、遇到關鍵時刻就容易犯怯弱、退讓毛病,卻又無比自私貪婪的禮親王代善,見多爾袞三兄弟和黃太吉的大兒子豪格領著一班年輕將領和官員貴族都無比的贊同和支援入關劫掠的軍事行動,再看看自己的兩個兒子一副置身事外的樣子不由得心中一陣大罵,渾然忘記了自己也是當年逼死大妃阿巴亥的主謀之一。
作為碩果僅存的當年與黃太吉一道臨朝聽政的三大貝勒之一,代善出來阻止黃太吉出兵進關劫掠自然是有他的原因的。
上次入關,他的兩紅旗損失了一個滿洲甲喇,與一個蒙古甲喇。原本以為回到盛京之後依靠著兩紅旗內的餘丁可以很快將這兩個甲喇的損失補齊,不想黃太吉卻玩了一手拆東牆補西牆,將兩白旗的人馬撥付給了兩紅旗。這一手摻沙子,玩的手段之高明,令人不得不歎為觀止,無論是從道德上、法理上,黃臺吉都站到了一個絕對的制高點上,讓人挑不出一絲一毫的毛病,但是,代善卻是有苦說不出。
這兩個甲喇的兵馬人口是劃歸到他正紅旗下建制,但是,你無法制止這些人去與正白旗的親朋故舊往來走動。多爾袞兄弟又是出手大方,手面豪奢。這些人每次探訪親戚回來,都是大包小包的禮物賞賜帶回來,口中不住的感念老主子的恩德。
而旗內一些不明就裡的無知之徒還在那裡感念皇帝的恩德,為正紅旗補充了損失的兵馬人口,殊不知,面對著這群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傢伙。代善這頭老狐狸恨不能殺了他們的心思都有。但是卻又不敢。
“你正紅旗是接受人口兵馬的,你兀自在那裡叫苦連天,人家撥出兵馬人口的正白旗都沒有說什麼。你憑什麼叫苦?”這是其餘各旗鐵定的想法。
眼睜睜的看著這兩個甲喇如同兩個大楔子一般釘在自己的正紅旗內部,不斷的向外釋放著力量。在自己尚算堅固的正紅旗內部製造裂痕,這如何不能夠讓代善心焦?
而黃臺吉本人,則是在寶座上笑吟吟的看著這一切,看著正紅旗與正白旗之間的勾心鬥角,直到代善這個大貝勒徹底完蛋。
自從黃臺吉上臺以來,不斷的以各種手段削弱各大貝勒、各旗主的權力兵馬,先後將阿敏、莽古爾泰等人整死。將他二人的兵馬吞併。
之後又在崇禎二年大舉入關劫掠,捎帶著將明軍的薊遼督師袁某送上了菜市口。不管這袁某是否與當時的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