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將軍”、“奉旨督辦兩廣剿撫事宜”、“總督南中各路軍馬錢糧事”。“御賜袍服儀仗”,擎著崇禎賞賜給守漢的各色儀仗旗槍等物,威風凜凜的出現在了眾人面前。
“參見主公!”
見守漢身著四爪蟒袍,頭上戴著金冠出現在了高臺之上,在場的數萬軍民百姓口中發出山呼海嘯一般的見禮之聲。將毫無心理準備的黃大掌櫃的嚇了一跳。這數萬人整齊的吶喊,毫無疑問是發自內心,如同波濤起伏一樣跪拜下去的人群,是他行走經商多年所未見到過的場景。大明內地不曾見過。在遼東,所見到的規模與今日相比也是小巫見大巫,而且,人們大多是因為對武力威權暴力殺戮的恐懼,向那個代表著無上暴力威權的人行禮叩拜,不過是完成自己心目中的暴力崇拜罷了。
守漢手中各領著一個孩子,正是他兒女中的一對小小的兄妹抑或是姐弟,兩個孩子各自身著錦袍,被母親鹽梅兒打扮的粉妝玉琢的一對玉娃娃相仿。
在守漢身後,幾個稍稍大些的兒女依次出現在了高臺之上。最後是華宇和華梅兩個年齡最長的子女。
當一身水師學堂士官生制服,顯得整個人英姿颯爽的李華梅出現在了高臺之上時,人群中不由得爆發出了一陣暴雷也似的歡呼聲、喝彩聲。
那是從講武堂學生佇列裡發出的,緊挨著講武堂學生的,水師練習艦隊佇列中也是一陣陣喝彩聲和歡呼聲。
他們都在為李華梅歡呼。
在他們心目中,這個身穿講武堂水師學堂制服的女子,不僅僅是主公的掌上明珠,更是他們的同伴、同袍。
“不知羞恥!有辱斯文!讓自己的女兒出來拋頭露面,與粗俗武夫為伍,當真不知禮節大義節操何在!”
歡呼聲中,也有不和諧的音符存在。
幾個精壯漢子銳利的眼神在半空中交換了一下,彼此會意,幾步上前,來到了那幾個不斷指點品評南中軍各種各樣陋政的有德之士面前。
因為厭惡,或者是怕招惹是非,周圍圍觀的人們都有意識的與這些人保持著一定距離,無形中在這些人周圍形成了一個小小的空地。
幾個漢子來到了這幾位讀書人面前,恭恭敬敬的行了一個禮。
“幾位先生,這邊有禮了。”
見有人向自己行禮,那群平日裡自視甚高之人,立刻尋找到了期盼多時的感覺,雖然心中狂喜不已,但是卻努力擺出一副眼高於頂、不勝其煩的勢頭,“何事?”
“我們東家久慕幾位先生大才,打算請先生們過去敘談敘談,說不定會聘請先生為之出謀劃策。”
見幾位同伴已經悄悄的圍攏在了眼前這些腐儒周圍。說話的漢子口氣中也有些不那麼恭敬了。
“嘟!你那狗屁東家何許人也!竟敢如此放肆!如此對待讀書之人?!”
幾個腐儒還在那裡擺出一副讀書人的架勢,意圖用大義凌然的氣勢來壓倒對方,迫使對方產生心理上的自卑進而崩潰。然而,失策了。
“要是讀書人都可以這樣放肆,那我是讀書人。也認識字。也能寫信記賬。也未見得有人對我如何特意的客套了!”
“就是!誰沒有讀過書?!老子還是最早一批進學堂的學生呢!也算是主公的門生了!不還是得該幹什麼營生幹什麼營生?!”
人群中早就對這些窮酸腐儒不滿的人發出一陣冷嘲熱諷。
幾個漢子上前將臉上被氣得一陣陣發抖,但是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的這群讀書人一一伺候,“幾位。還是跟我們走吧!有你們的好處!”
人群中的這個小插曲,根本在幾萬人的人海之中沒有泛起浪花來,絕大多數人還是將目光投向了高臺上李守漢的一家人。
與黎慕華的出身金枝玉葉不同,鹽梅兒雖然出身不高,但卻是眾人心中理所當然無可取代的主母角色。她雖不管具體政事,多年來只以太太的身份組織率領一眾高官的女眷救死扶傷、求醫送藥,參與賑濟流民災民,撫卹婦孺,慰問鯨寡孤獨篤疾。經常深入田間地頭,工廠車間,在眾百姓,特別女性孩童中聲名極重,素有慈母之稱。
因不管具體政事,只管慈善衛生事業。更是令鹽梅兒令眾人感到親切的原因。話說為官為政,素來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沒錯。
便是方才那些腐儒,聽到鹽梅兒事蹟名聲之時。也不得不高聲贊聲“好”,言道此女體恤百姓,憐愛孤弱,雖然不能勸夫君盡行聖人之道,然一舉一動,卻與古來賢明婦人暗合,慈母之稱,實是名副其實,最多私下罵道,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