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東門、西門、南門和上南門。每一處城門都有一名千總率部嚴守。
北面通往洛川方向更是戒備森嚴。
潼關城中駐滿了軍隊,四下裡更是帳幕連天,騾馬成群。鼓角聲此起彼伏。
一道道的哨卡在通往洛川方向的大道上嚴格的盤查著往來行人,由洛川方向而來的,一律先抓起了審問。
洛川方向,如今盤踞著高迎祥、李自成等人的將近二十萬流賊。
自從陝西民變爆發以來,農民軍常常由秦入豫,由豫入秦,或者是由陝西的扶風眉縣一線向南翻越秦嶺進入漢中,之後更是向南入川,然後又從四川進入湖北。但是潼關這條路,自從最早從陝西突入山西那次開始,已經被農民軍熟悉的和自家炕頭一樣。如果從潼關走,都是繞過潼關縣城,從關南四十里以內的地方來往,出潼關南門直到華山腳下,四十里開闊,盡是高原,淺山平岡,此起彼落,並無險峻之處。依山傍壑,有路可通的叫做峪。通向河南閿鄉縣境的峪很多,地勢向東傾斜,正是適合以馬隊為主力的農民軍衝突馳騁。
所以,洪承疇的防禦重點也設在了這裡。
太陽逐漸的升到了人們的頭頂上,將遠處的華山拉的彷彿更加近了些。
要是往日裡,身邊的幕僚見到如此情景,少不得要來湊趣,請洪督師賦詩一首,之後大家各自和上一首。但是,今天。肅殺的戰陣氣氛,讓每一個人都沒有這個勇氣和雅興。
驀地,一聲戰馬的長嘶劃破了這死一般的寂靜,遠處隱約的傳來了悶雷一樣的聲音。
緊接著,從人們視野之外一陣炮聲喊殺聲不斷的傳來。
“來了!”
洪承疇和他身邊的幕僚們都是這樣一個想法。
“報!”
一名騎兵策馬從遠處疾馳而來,到了小山腳下跳下馬韁繩丟到一旁。快步跑上山頂。
“東面的賀總兵,西面的左總兵已經同流賊前鋒交戰!斬首數十級!”
“告訴賀總兵。務必守住道口,切不可讓流賊逃往河南地面!”
“功成之後,本督定有重賞!”
左光先和和人稱賀瘋子的賀人龍都是洪承疇手中比較能打的將領,但是二者的風格卻截然不同。左光先的部隊平日裡較為注重訓練,而且戰鬥力強,而賀人龍的部隊,則是和賀瘋子的外號一樣,上了戰場是瘋子,下了戰場一樣是瘋子。軍紀可以說壓根兒就不存在。完全是靠賀人龍依託陝北米脂的鄉親情誼和宗族血親之間的紐帶來維繫軍隊。
不過,這個賀瘋子倒也是在流賊中威名赫赫的人物,僅次於戰死的曹文昭。高迎祥手下的十八隊主力,倒是有一半在他手下吃了大虧,並且有四隊頭目被他斬殺。
“但願這個賀瘋子能夠守住蘭草川,給大軍合圍爭取時間!”
洪承疇此時也顧不得多想。轉頭示意身旁的中軍發令開始攻擊。中軍會意,搖動著手中的令旗,隨著令旗摩動,一聲聲連珠號炮響起,數十名往來傳令的騎兵如同箭一般往各處官軍陣中傳令去了。
明軍的蛻化已經是很嚴重了,現在的明軍遠不能同數十年前戚繼光時代的明軍相比,用旗號來指揮。那就是痴人說夢。只得在旗號、鼓號、號炮的基礎上再由傳令兵去傳達長官主帥的命令!
左光先的部隊由西向東,同在外側的高迎祥交手。
左光先的部隊主力是來自甘肅寧夏一帶的騎兵,而高迎祥這個馬販子出身的闖王,部隊主力核心也是騎兵,兩股騎兵相遇,不用說別的,大家馬上見真章!
翻過兩道土崗,兩股騎兵迎頭撞在了一起,頓時血肉橫飛,慘叫聲不停地響起。高迎祥手下的第一悍將郝大勇,曾經在真寧一戰中因為率先奪過帥旗搖動衝鋒,被農民軍中稱呼為郝搖旗,最是喜歡衝陣不過。見漫山遍野盡是官兵的旗幟和人馬,不由得狂呼連連,揮著手中大刀,向著左光先的陣中衝殺而來。
照著以往的習慣,只要主將的本陣一亂,這股官軍便告潰散,大家追殺一陣子之後,便可以轉過頭來對付東面的賀瘋子了!
但是,對面同樣有一個瘋子似的人物。
左光先見一條黑漢子領著數百騎兵如同平地裡起了一陣旋風一般殺了過來,點手叫過自己的標營參將,也是自己的侄子左世雄,“紅臉虎,去,對面那賊頭看旗號應該是賊中悍將郝搖旗,去殺了他,小曹將軍(曹文昭的侄子曹變蛟)勢必會好好的謝謝你!”
聽著叔叔叫著自己的外號,左世雄也是頗為得意,抖了抖身上的鋼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