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部分(2 / 4)

小說:奪鼎1617 作者:夢幻天書

”放下手裡的百合瓷茶杯,鄭王爺開始考校起兒子的學問和功課。

“夫子們都有教導過兒臣,夫子說,強秦之所以滅亡,便是始皇帝好大喜功,不愛惜民力造成。那隋朝也是如此。若不是隋煬帝開挖運河,征討高麗,以大隋朝之富裕、之強悍,焉能有李家的天下?”

作為一個從華夏文明中分娩出來的政治生命,對於母體的歷史和文明自然是很清楚,為了培養合格的接班人,統治者們都要求繼承者要仔細學好中華文化。

鄭王將鄭杖的密摺遞給兒子,“你看看,發現什麼問題了嗎?”

鄭杖的密奏很簡單,只是說明目前李守漢控制的地區之內,從河靜出發一路向南,都在大興土木,修築馳道,“每四十里修建驛站一座,可提供飲食、住宿。”

幾個和修路有關的工場、礦山都在晝夜不停的開採石灰石,燒製俗稱燒灰的水泥,用於保證這條貫穿南北的通衢大道的修建需要。

信裡說的事情,不算是什麼新聞,但是如此詳細的說明了徵發的民戶數量,道路的標準,建築材料,施工範圍和要求,卻是前所未有的。

“取地圖來!”

早有機靈的內侍取來安南全境地圖,在王爺和世子面前展開。紫檀木製成的畫框,將地圖上的山川河流變得一目瞭然。

“父王!”在地圖上端詳了片刻,世子的臉色也變得異常興奮,“李家小賊所修築的這條大道,絲毫不亞於當年秦始皇隋煬帝所修築的馳道、運河!”

用聞訊趕來的近臣在地圖上粗粗的量了一下,不由得也是大驚失色,“陛下,李賊濫興大工,四處征伐,不恤民力窮兵黷武乃是取禍之道!縱然不如楊廣那般身死國滅也難逃嬴政二世而亡!”

“正是!想那楊廣,身死國滅,方才修成此運河,卻便宜了後來人。便是為聖天子清道爾!”

“臣等恭喜陛下,賀喜世子!李某如此倒行逆施,殷鑑不遠,便是我安南解民於倒懸,救民於水火之時!”

所有人的目光都盯著地圖,那條粗粗的紅線,被內侍用毛筆沾著硃砂在地圖上向下延伸,從佈政(河靜、廣平)、廣南道(廣南、廣義、平定),沿著海興、邊和、河仙,一直修到藩鎮營(西貢的古地名)、定遠州!沿著海岸線一路南下,越江河,過平原,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越看,越是讓人喜形於色。

海河以南,便是熱帶叢林氣候,氣候潮溼悶熱,蚊蟲多,傳染病多。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下,平素每年都有瘟疫流行,整村整村的人死絕的事情發生,修築公路,無疑是將人命大把大把的丟棄到荒野之中。

“陛下,據細作報知,順化阮逆所轄地域內壯丁人數不過十二萬六千八百五十七人(此數字是1776年的資料),李賊如何徵發了數十萬民夫來修築道路?”一名大臣仔細研讀了一遍鄭杖的奏摺,發現數字有些對不上賬。

“先生,”世子向這位曾經輔導過自己讀書的大臣恭恭敬敬的行禮,“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壯丁數目不假,但是李賊暴虐,想必是掃地徵發,上至七旬老翁,下至黃口幼童,一律發到工地修路便是。”

“世子所言極是!想必是連那溪硐之人,也要在李賊淫威之下,迫不得已而為他的荒謬之舉流血出力!”

這話倒是被大臣們猜對了,也不能說全對。壯丁的數字固然不對,但是,不要忘記,守漢的地盤上是執行官紳一體完糧納稅的制度,大批原先依附於阮家官紳貴族的奴僕成為了自由民,這些人是不在丁口簿子上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歷朝歷代在開國之初輕徭薄賦之後,人口增加的原因,不用繳納人頭稅了嘛!

另外,便是日麗十條的威力。在這個原則框架下,所有的人,都可以獲得開墾荒地的權力,但是你必須要繳納稅賦。這樣一來,頓時在墾荒局登記的人口數量立刻呈爆炸式增長。

“想哪秦始皇、隋煬帝,為了一己之私,在全國各地徵集百萬民夫,修建宮室馳道,建造長城,開挖運河,最後導致亡國,李賊想來也是為期不遠!”

此話一出,頓時室內一片附和之聲,所有的大臣都暗自垂涎,這幾年同南方貿易,河靜出產的各宗商品,不論是王公大臣喜歡的玻璃、百合瓷,還是升斗小民需要的食鹽、菜油、布匹,米酒,軍隊強烈要求全部裝備的九轉鋼製造的兵器鎧甲,哪一樣不是讓經手人大賺特賺的東西?

這要是一旦李守漢的政權發生內亂,主公大舉南下,自己們是不是可以從這塊肥肉上狠狠的割下一塊來?想到那些傳說中幾乎是吐金屙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