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部分(1 / 4)

小說:奪鼎1617 作者:夢幻天書

�衲芷�竺饔氡菹虜還恕!�

先在道德制高點上穩穩的佔據了陣地之後,見眾人頓時啞口無言了,李守漢繼續為這些大多是大明子民的軍官們開講。

“且大明乃吾等父母之邦,祖籍所在,多年來,買吾染布鋼鐵砂糖,輸我蠶絲棉花,農夫百工更是源源而來,為我南中耕田務工,提供賦稅。大明縱有千般不好,這商旅移民之利也足以抵之。”

“而建奴野心勃勃,妄圖取我父母之邦,滅與我有百利之大明,若其如願,吾等既無顏面見先祖於地下,又何以全妻兒之衣食?”

這番話,從經濟角度分析與大明朝廷保持緊密關係的好處,頓時擊中了在場人們的要害之處。這些軍官們,老兵們,便是家裡田地少的,也是至少擁有數百畝上好水旱田地。招募了土人或者是內地新移民耕種,收成之後貨賣與糧食商人,換回各種需要之物。更有那些腦子靈光的,將土地收成投入到將軍府所組織的各種集中資金建設的專案,小到船隻,大到道路。有那敢於冒險的,甚至投入資金給若水道長的前往扶桑收復殷商故地行動。

見李守漢說的有點面色泛紅,施琅和鄭森兩個急忙站起身來,搶步上前,一個到水缸邊取來熱茶,一個扶著岳父坐下。正所謂有事弟子服其勞。施琅正要開口替岳父說上幾句,他自己認為,我講出來的話,最起碼水師陸營的那群傢伙和近衛旅的兄弟還是會聽得進去的,都是在我手下打過仗的主。

但是,有人搶在了他的前頭。

鄭森的父親,南粵軍的水師提督,李守漢的親家鄭芝龍,卻是率先垂範的走到會場中間,開始為眾人剖析為何主公要進兵中原的道理。

“爾等可還記得,我們此番北上之時,主公命人大舉在閩浙兩省之間,福建與贛南之間,廣東與湖廣之間大舉修築道路。這三條道路,花費了我南粵軍至少三四千萬元銀元!從人工到口糧。到工具,除了主公出資一千萬元之外,大多是各處商家報效得來的銀子。你們當大家的銀子沒有地方花了,要在崇山峻嶺之間用銀子鋪出一條道路來不成?”

人群之中頓時發出一陣鬨笑聲,大家對鄭芝龍的話發出了陣陣善意的笑聲。

“哪個不曉得,從福建到浙江的道路修好了,往北去的是大米,往南來的是生絲茶葉,還有那些高手匠人。”

“就是!咱們的路修到那裡,主公的威名就傳播到哪裡!咱們南中的貨色就賣到了那裡!”

“前幾日接到家中來信說。如今內地到南中的移民百姓不光是來自兩廣福建了,西面的雲南,北面的贛南、湖廣、甚至是浙江都有了!”

“著哇!”從軍官們的口中證實了打通南北道路帶來的巨大好處。鄭芝龍很是帥氣的向後一甩自己的大紅披風,“如此重利,我等豈能放棄!”

“如果不能與內地溝通貿易,我等田地所出產的糧米油料賣給哪個去?礦場冶煉場所出的各類鐵器,賣到哪裡去?”

眾人頓時啞口無言。

“如果沒有內地源源不斷的人丁進入,我南中如何開墾萬里良田?爾等須知。沒有人去開墾。那些荊棘蠻荒之地,是不會自己變成上好的水田的!這些不都是內地墾民的功勞?爾等不要忘了。便是江南的富庶之地,所食用的稻米油鹽也大都依賴我南中輸入。便是南直隸富庶之地也多有商民甚至士子官紳移民南中。若是不管不顧中原之事,我南中的人丁、各類貨物到哪裡去彌補?賣到哪裡去?”

“鄭大人說得極是!”李守漢喝了一口茶,稍稍的休息了一下。緩緩神,便又開口講說。

“我南中一石上好粳米府中保護價收購是多少銀子?爾等知曉嗎?”

這些人都是大小田主,如何不知道將軍府的糧食收購價?

但是,他們早已不把那幾分銀子的糧食收購價當回事,而是將目光投入到用來保護價收購的那些工業券上。這些工業券集中起來,轉手賣給內地來的商人,坐地便是可以獲得暴利。一面讓南中的工業品用極其低廉的價格流通到了內地,擠佔內地那些鐵匠、織戶的市場份額,從而讓更多的人變成破產者,不得不加入流民大軍,另一面,這些人也獲得了遠遠高於市場糧食價格的收入。可謂是一舉多得。

對於部下們這點小小的黑市買賣,李守漢也只是假裝不知道而已。畢竟那些工業券發給人家充抵糧食價格,怎麼流通,完全是由市場這個看不見的手在調配,如何能夠強迫命令?

“如今我南粵軍,每年以數百萬糧餉上供朝廷,用於抵抗遼賊進攻,同內地流寇作戰。所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