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2 / 4)

小說:漢末溫侯 作者:蠍子王

到手下親衛回報,說是韓忠投降的訊息。

一時間何儀只覺得心中煩悶,竟是吐出一口鬱血,怒聲道:“董卓,韓忠不殺你二人,我何儀誓不為人。”

見大勢已去,何儀也只得率領殘軍向南門殺出,逃往宛城。

只是那唯一的退後,已經被韓忠佔據。

何儀見狀,口中大罵三聲“奸賊”,然後一怒之下率軍殺去。

韓忠下令萬箭齊發,將那何儀射的如同刺蝟一般。

沒有有效的組織抵擋,官軍只用了兩個時辰的時間就完全佔領了宜陽。

此役,官軍以不五百人的微弱損失共宰殺黃巾四千將士,俘虜一萬七千,因為韓忠的關係,竟無一人逃脫。

攻城戰結束後,董卓下令焚燒屍體,清洗血跡,這是為了防止瘟疫的發生。隨後,各高階將領與如呂布,張濟這樣在此次表現出色的俱被邀請在宜陽黃巾大帥的府邸,設宴表功。

董卓極為高興,大笑道:“此次能夠如此順利的攻下宜陽,諸位皆是功不可沒。來,各位,董某先敬各位將軍一杯。”

眾人起身敬酒,一飲而盡,其意融融。

等眾人坐定後,步兵校尉劉岱道:“將軍,到現在劉岱還是不明白呂布將軍他們是怎麼混進城去了,不知可為我等解惑?”

因為此事極為機密,董卓為了防止軍中人多口雜走漏了訊息,只怕害了呂布等人,因而除了曹操,袁紹二人外,其他將領皆不可知。

終於攻下了宜陽,宛城近在咫尺。董卓也是難得的高興,不以己功,反而是大笑道:“哈哈,此等妙計不是董某想出來的,孟德啊,就由你跟大家說說吧。”

曹操道:“是。”

原來那幾日黃巾不斷來搦戰,卻每戰必敗,這讓曹操心生警覺,斷定何儀想讓官軍心生鬆懈之際再作行動。

於是董卓將計就計,左右埋伏兩軍各三千人多備旗幟以為疑兵,中軍萬人以為策應,另有萬餘人準備衝城之用,而在這種種關鍵之處就在呂布這三百死士。

呂布用黃巾外圍士兵的衣物為掩護,在黃巾慌亂敗退的時候,這三百死士混在了黃巾軍當中,直到奪城一幕。

眾人聽曹操解釋,不由的佩服曹操的計謀之險妙,佩服呂布以及那三百死士的勇義。

只是令曹操不知道的是,此時堂上的袁紹已經開始重視起這個他以往就一直看不起的曹阿瞞。

第一百九章:進逼宛城破曼成(五)

襄陽,新野出動官軍數萬餘,上庸太守徐璆領軍由南攻宛城;何進依言招募精壯一萬八千人出函谷關攻打武關,這就是現在擺在張曼成面前的局勢。

雖然張曼成及時作出應對,由大將趙弘率一萬五千人堅守湖陽港以阻襄陽,新野兩地聯軍;再命孫仲率三萬人於南陽一線阻擋上庸兵馬。因為武關身後就是重城長安以及三輔之地,為防止源源不斷的官軍從函谷關湧出,所以張曼成親自率領三萬人馬兵出宛城直奔武關,留大將孫夏鎮守宛城。

這段時間裡面,如天神降臨的張曼成三敗何進部,斬敵三千七百餘人,嚇的漢軍連忙退回函谷關,依靠函谷關的險峻地勢才暫時緩解了黃巾軍的攻勢。

函谷關為漢朝天都洛陽之門戶,若失之,則大漢危矣。

如今形勢已經對黃巾軍極為不利,張曼成現在有兩個選擇,一個是退守武關,然後揮師回救宛城等地,另一個就是不顧一切先下洛陽,如此即使不能滅掉漢朝,至少也能讓黃巾士氣大振,而漢家威嚴將不復存在。

只是張曼成還是太過小看函谷關的險要了。在當時沒有火器的情況下,這般雄關幾乎是不可逾越的。在付出數千人馬的損失而不得登陸城頭一步的時候,張曼成不得不放棄攻佔函谷關,發兵洛陽的想法,率軍退回武關防守。

本來張曼成還想在武關駐防一段時間,但是隨後幾日,傳來一好一壞兩個訊息:好訊息是孫仲在南陽一線成功阻敵,居然還擊殺了南陽郡長褚貢,一時間官軍退讓十里;壞訊息就是湖陽港阻擊戰中,主將趙弘被擊殺,一度被官軍攻破。幸虧有副將郭大賢不畏生死,殺入敵陣欲奪回趙弘屍首,身受十餘處傷,引得黃巾部眾群情激昂,再次奪回陣地,雙方合計傷亡萬餘人。

張曼成無法,只得放棄對函谷關的攻擊,留與副將羅市兩萬餘人在武關多築高臺土壘,用以防守,自領八千輕騎連日趕回宛城再做決策。

而在宜陽的漢軍,雖知兵貴神速,但是如今既然已經攻破宛城門戶,至此再無障礙。董卓手下人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