詡抹了抹嘴邊的美味,在氐人們點頭哈腰的歡送之中,騎馬揚長而去。
騙人騙到這個份上,呂布只能遙遙地想著:賈詡是深不可測的。讓滿腦子想著活埋人取樂的強盜俯首帖耳,單靠智慧肯定於事無補,靠膽量也過於籠統。他的解釋是:賈詡身上同樣洋溢著一股匪霸之氣,正是它讓強盜相形見絀,氣為之奪。話說回來,註定要呼風喚雨,荼毒江湖的賈文和先生,怎麼也不會在尋常溝壑裡翻船。他的目標是長安,他相信在那裡會有自己的機會。什麼機會?如果你這麼問,賈詡只會詭秘地抿嘴一笑,兩眼直勾勾地看著遠方。那裡,秦始皇建造的巍峨長城上,正幽幽地轉出烽火。
在賈詡投靠曹cào之前,他先後為之獻策的,多屬造孽江湖的惡棍型軍閥。雖然賈詡常以漢室忠臣自詡,也確曾有功於皇上,但他顯然更熱衷於放縱自己天賦的謀士才華,而較少計較千秋功名。在各路軍閥此起彼伏的hún戰中,在漢獻帝由長安到洛陽的奔命過程中,在新舊都城的喋血殺伐中,我們都能看到賈詡的智慧,像一隻不祥的貓頭鷹,在累累屍骨上盤旋。
當年董卓伏誅,司徒王允專權。王司徒雖然才能有限,且有不知體恤,濫開殺戒之弊,但風雨飄搖的漢朝江山畢竟獲得了短暫的喘息機會。董卓手下原有兩個莽野的部將李傕和郭汜,王允若本著首惡既除,協從不問的態度,網開一面,則這兩個手上握有兵權的傢伙極有可能歸化朝廷,如此,luàn局初定,因董卓而起的關東諸雄因一時喪失了矛頭所向,不知旌麾何指,也可能權且罷兵。中國歷史在步入這一章時,雖然會略嫌平淡,但於國於民,實屬大幸。剛愎無比的王司徒,本著決不姑息的態度,對李傕、郭汜下達了追殺令。這有點bī人造反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