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李中易率領虎狼之師,打進開封城之後,純屬禮儀性質的早朝,就被無限期的暫停了。
這就意味著,各個衙門的主官以及京朝官們,不需要每日四更天就出門,摸著黑上朝了。
剛開始,暗中罵李中易的官員,確實不少。慢慢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京朝官們漸漸發現,晚起床直接去衙門上崗,比每日做無用功,實在是強出去十八條街。
這麼一來,皆大歡喜了,李中易可以擁美高臥到日頭東昇,京朝官們也可以名正言順的天天睡個懶覺。
尤其是年老體衰的重臣,他們驚訝的發現,自從不需要上早朝後,他們處理政務的精力,比原來的起早摸黑,相對旺盛了許多。
老人家的睡眠本來就少,偏偏夜生活又極豐富,絲竹彈唱,礙著早朝的梗,始終難以盡興。
現在好了,李中易和大家都解放了,各玩各的休閒娛樂專案,還都不耽誤正常的政務。
負責迎娶禮儀的孔昆,就坐在李中易的下首,侃侃而談:“主上,按照古禮,應為三媒六聘,以大雁為首,共計128抬妝奩……”
孔昆的心裡,其實,極不贊同大操大辦的迎娶李七娘。所謂三媒六聘,那是娶皇后或是正牌王妃的禮節,區區一名宮妃而已,豈能僭越?
無奈何,天下是李中易之天下,孔昆若敢反對隆重迎娶李七娘,相位必定不保!
胳膊怎麼可能拗得過大腿呢?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所謂的規矩或是禮儀,只能統統靠邊站了!
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李中易對李七娘的格外有寵,內閣又怎麼可能扛得住了?
當然了,孔昆的內心深處,還有一層考慮。李七娘進宮之後,緊接著,在年前就要大選天下之秀女了!
由於是第一次辦選秀,又已進入冬季,時間上自然就有些緊了。不過,孔家的獨女孔黛瑤,無論樣貌還是才學,皆為上上之選,孔昆有信心,她必能被選上。
若是孔黛瑤能被直接冊封為妃,也照著李七娘來這麼一次大操大辦,孔昆這個外孔子弟,臉上絕對是格外的有光。
當然了,孔黛瑤若是被封妃,於孔昆的名聲和威望,也有很大的負面影響。裙帶,外戚,趨炎附勢之類的罵聲,肯定接踵而至。
不過,孔昆不在乎這些。也許是少年時期受了內孔的刺激,他平生最大的願望,除了作真宰相之外,念茲在茲的便是順理成章的當上孔門的家主。
按照儒家的標準,類似孔昆這種人,屬於典型的有才無德,應該貶出京城才對。
然而,李中易的德才觀念,其實和這個時代的通行標準,有著巨大的差異。
以法治國,刑上大夫,讓全天下的權貴不敢以身試法,才是統治者最高的道德!
李中易的涵養一直很好,儘管孔昆羅嗦了一大堆他不感興趣的禮儀,但他始終保持著微笑,默默的等孔昆把話說完。
“主上,考慮到王妃尚未入府,臣以為,是否斟酌著稍減?”孔昆雖然念棧權位,他這個迎親正使畢竟擔心得罪了未來的皇后,便在末尾提出了小小的保留意見。
李中易當即笑了,難怪有人曾經說過,讀書越多越反動,這裡反動指的是想得太過長遠,就很容易瞻前顧後。
很多時候,考慮得越多,顧慮也就越多,緊跟著,也就越難成事。這也是秀才造反,三年無成的典故來源。
“無妨!”李中易和柴玉娘之間,正在持續性的冷戰之中,娶她進門的時間,只能一推再推。
如果不是李七娘的歲數漸漸大了,再不娶進門來,肯定落下閒話,李中易寧願再等等看。
所謂的禮儀,如果沒有實力做後盾,都是浮雲罷了。當年,宣統帝遜位之後,依然在紫禁城內玩上朝的遊戲,結果卻是,不打招呼就隨意缺席的舊大臣們,簡直是多如牛毛,豈有任何尊嚴可言?
同治皇帝的皇后,阿魯特氏,曾經當著慈禧太后的面,義正詞嚴的說:“臣妾是從大清門抬進宮的!”
結果呢,同治皇帝剛剛駕崩,阿魯特氏就莫名其妙的暴病身亡,連喪儀都一減再減,堂堂皇后國母的出殯儀式,比普通的嬪都不如。
孔昆知道事不可為,也沒膽子繼續再勸,只得長揖告退。
等孔昆走後,李中易換上一襲粗麻衣,穿上粗麻布鞋,領著長子狗娃、次子靈哥兒、三子興哥兒,父子四人大搖大擺的從後門出了府。
身為創業立基之主,李中易深深的懂得接地氣的重要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