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上的孔昆,倒抽了一口涼氣,情不自禁的發出了發自內心的感慨。
“是啊,有此鐵軍在手,何愁匈奴不滅?”劉金山由衷的覺得,孔昆終於說了句真心話。
“呵呵,李郎會練兵。”折從阮仗著年事已高,又剛交出了折家的老地盤,隨便說話的底氣,自然十足。
“唉,石守信等宵小,可真是糊塗透頂啊!”李瓊頻頻搖頭,嘆息不止。
“哼,勞民傷財……”
“哎,王兄,請務必慎言……”
文官堆裡突然傳出了不和諧的雜音,隨即就被周圍的人,給勸住了。
開什麼玩笑?今天是什麼日子?
今天若是鬧出讓李中易不痛快的妖蛾子,文官集團還想不想在正確的隊伍裡,繼續混下去了?
關起門在家裡,隨便你怎麼罵李中易,反正也沒人知道,罵就罵吧!
今天,可是舉國歡慶的大好日子,文官堆里居然出現了極其不和諧的語調,這讓李中易怎麼看待朝中的文臣們?
說句心裡話,李中易雖然重用了文臣集團,把天下的庶政都交給了文臣們,卻也貶抑了文臣們的權勢。
最鮮明例子,便是李中易定下了文臣不得干預軍事的基本原則,等於是徹底切斷了文臣摻合軍事的途徑。
也正因為如此,朝中早有傳言,銅臭子是武臣集團的代言人,並不是文臣們的自己人!
這個說法,在文臣集團裡邊,頗有市場,一傳十,十傳百,經久不熄!
李中易不僅知道這個傳言,更知道始作踴者是誰,但他卻沒有對任何人下狠手!
傳言嘛,任何時候都避免不了,愛傳就傳,反正李中易又不會掉半兩肉!
當李中易檢閱完畢,重新登上大慶門後,整場大閱兵的最高潮部分,終於閃亮登場。
在歷次戰役中,當了俘虜的契丹人,被長長繩索串在一起,由大軍的監視之下,緩緩的透過大慶門前。
“嘿嘿,一向驕傲到了天上的契丹人,也有今天吶!”
“居然有這麼多契丹俘虜……”
“契丹人也是兩條腿,兩隻眼睛,一隻鼻子嘛……”
“大快人心啊……”
城樓上的文臣們,再也抑制不住好奇心,大家不禁議論紛紛。
李中易明明聽見身後嗡嗡的議論聲,卻只當沒聽見似的,曾經高高在上的契丹鐵騎,經過北伐戰爭後,被生俘的就多達五萬之多。
這麼多俘虜,不可能養著他們吃閒飯,架橋修路,鋪磚疊瓦,正是他們勞動改造的用武之地。
當天色漸黑之時,契丹人的俘虜陣營,終於全部過完了。
李中易扭頭望著大家,淡淡的笑道:“從今往後,還在懼怕契丹鐵騎的人,應該夢醒了!”
“皇上聖明燭照,臣等自愧不如!”文臣們很會說話,一齊彎下腰,大拍李中易的馬屁。
李中易環顧四周一圈,淡定的說:“朕養鐵軍,外御強敵,內防茅賊,有人卻說成是勞民傷財,難道我中國竟然不需要一支讓諸位揚眉吐氣的鐵軍麼?”
“荒唐,實在是荒唐之極!”
“竟有這種妄人,就該貶竄偏遠軍州!”
“有此鐵軍護佑,我中國從此無憂矣!”
就在文臣們紛紛大拍馬屁之時,李中易注意到,舊武臣勳貴們,個個面露凜然之色。
知道怕了,這就對了嘛,也不枉李中易操辦了這場入城大閱兵的儀式!
俗話說的好,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文臣集團只看到了李家軍的赫赫軍威,武臣勳貴們卻看到了,十幾萬人的大隊伍,竟一人一般行進在御街之上,你說可怕不可怕?
宣揚軍威,震懾宵小,是此次入城大閱兵的目的,現在看來,效果不是一般的顯著。
大閱兵之後,李中易一聲吩咐下來,康澤趕緊領著內侍和宮女們行動了起來,大賜宴正式登場。
往日的賜宴上,文臣們競相拽文調詞,惟恐無法展示他們那橫溢的才華。
今日的宴席之上,文臣們顯得格外的安靜,反倒已經靠邊站了舊武臣勳貴們,頌詞如潮,恨不得把李中易捧成天上的太陽。
李中易一邊笑納了群臣們的讚頌,一邊頻頻舉杯,為天下蒼生賀!為驅除韃虜賀!
夜色漸濃,李中易正欲提前退席,以便給群臣留出飲宴的空間。
卻不料,孔昆搶先離席,站於階前,朗聲道:“天佑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