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拔人才,無論怎麼強調,都是不過分的。”李中易把王大虎叫到垂拱殿的後閣,叫康澤上了一桌頭等席面,兄弟兩人邊喝邊聊。
王大虎抹了把嘴角的酒漬,笑道:“三弟,就算你不叮囑我,我知道輕重的。雜科的試卷,每一份我都會命人謄抄下來,拿給你看的。”
李中易點頭笑道:“他們都只重視進士科,這就給了我選真人才的機會。”
王大虎咧嘴一笑,說:“如果不是雜科,而是進士科,我這種大老粗,怎麼可能作主考官呢?那文臣們豈不是要鬧翻天麼?”
兄弟倆相視一笑,並一齊舉杯,重重的碰在了一起。
說白了,李中易讓出了進士科的主考權,換得了王大虎主持雜科的機會。
反正,從內閣的相公們,一直到各級文臣,都非常不重視雜科的選官考試。
這主要是,雜科選出來的官員,不可能進入翰林學士院裡學習,而前朝一直執行的是,不入翰林學士院者,不得為相的潛規則。
李中易重視雜科,這是因為,雜科的科目對於治理整個國家而言,頗有些專業性的成分在裡邊。
比如說,明法和明算,明法之人,正好選入各地的大理寺系統當法官。明算之人,正好適任各級衙門的同知、主簿等需要計算的崗位。
更重要的是,三司使黃景勝一直抱怨,他手底下會做官的人太多了,會算數的人才,卻是屈指可數。
基本上,除了進士科只鑽研四書五經之外,雜科的每一項都對應的是,各級衙門裡邊異常稀缺的人才。
以前,李中易還不敢確定,如今他卻敢斷言,只考四書五經裡的內容,恰好成了阻斷攀登科技樹的最大障礙之一。
奇巧淫技,代表了中了進士做官的人,對技術的徹底蔑視態度。
歸根到底,李中易要想提前開啟工業革命的科技之花,勢必要選拔更多的雜科人才入朝為官。
“為了顯示考試的公平性,這頓酒過後,二兄你也要被鎖進院內了。”李中易高舉酒杯,表達出極大的歉意。
王大虎擺了擺手,說:“三弟你太過於客氣了,為朝廷選拔人才,本是應盡責。”
李中易和王大虎的酒量都很棒,兩人推杯換盞,一來二去,不知不覺間,便喝乾了一罈狀元紅。
王大虎已經喝多了,卻大著舌頭,還想要酒,李中易只得命人將他抬了出去。
隨著正式考試的一天天臨近,整個開封城裡的客棧房間,變得日益緊俏。
每天都有大批的舉子進京,這些進京的舉子,有些人的家境不錯,隨行還帶有書僮或是侍婢。
當然了,更多的舉子,家境比較差,根本住不起客棧,那就只能八仙過海,各想辦法住宿了。
開封城的近郊,頗多道觀和寺廟。很多家境一般或很差的舉子,將這些道觀或寺廟,擠得滿滿當當的。
一般的情況下,道觀和寺廟都不想得罪了這些窮舉子。畢竟,別看他們今天窮,也許明天就中了進士做了官。
這年頭,寧可得罪一個草民,也沒誰樂意得罪一名官員。尤其是,有可能進入翰林學士院的官員,更是得罪不起的。
李中易雖然不重視進士科,但是,不可能只照顧雜科的窮學生。所以,他乾脆大筆一揮,在軍營裡單獨劃出一片地方來,作為進京趕考的窮舉子們的臨時住所,還提供免費的吃食。
富裕的舉子,可能對此沒啥感覺,可是,窮舉子卻是感恩戴德,齊聲頌聖。
俗話說的好,在家千日好,出門萬事難!
古有云,居京師,大不易!
開封城裡的人口眾多,商業繁榮,這也就意味著,物價很高,房租很不便宜!
很多窮舉子,本是欠了一屁股債,指望著進京趕考,中進士,做了官,才好還清欠債。
劃出軍營的一部分,專門負責接待進京趕考的舉子,李中易的這個措施,可謂是有史以來破天荒的第一次。
當然了,推動李中易作出這個決定,其實是劉金山。
劉金山自幼家貧,讀書的時候又請不起名師,連續參加了三次省試之後,直到第四次省試,才中了進士,做了個小官。
然而,由於官卑職小,又沒有多少油水可撈,劉金山直到十年前,才勉強還清了家鄉的舊債。
由己及人,劉金山便去找了李中易,詳細的剖析了趕考的巨大開銷,這才促成了李中易的重大改革。
ps:票數很少,司空還是先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