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開封府衙大堂之中,李中易和前任張府君,進行了手續繁多的交接,正式走馬上任。
“下官等,拜見府君!”整個開封府的大小官吏,在判官劉金山的率領之下大,對李中易行了堂參之禮。
李中易高坐於大堂正中,寬大的書案之後,坦然接受了部下們的參拜。
名不正則言不順,李中易既已正式上任,隨便抓起一根雞毛,就當可以當作是令箭,接受部下們的拜見,乃是題中應有之義。
“諸位,本府受陛下之重託,權知開封,深感責任重大,望各位仁兄大力協助,共同維持好京畿的安寧與繁榮。”李中易見大家都把目光投在他的身上,卻忽然話鋒一轉,“防火防賊人人有責,不過,堂堂府衙的戶曹,竟然被自己人燒了個精光。可想而知,防火責任之重?”
劉金山早早的得了李中易的招呼,自然是胸有成竹,可是,堂下的眾官之中,絕大部分官僚都以為,李中易是想借戶曹架閣庫被燒一事,故意展開吏治的整肅。
說白了,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不擁護李中易的人,就要好好的考慮考慮他的仕途前景了。
就在眾人認為李中易即將長篇大論的時候,李中易卻收住了話頭,淡淡的說:“防火之事,重在落實,所以,本府以為,諸君都應承擔各自的職責才是正理。”說罷了,他甩了甩袖子,輕飄飄的起身,離開了大堂。
等李中易走後,留在大堂內的劉金山,暗中觀察到,眾人雖然沒敢竊竊私語,卻也是面面相覷,彼此用眼神交流著心裡的茫然。
劉金山心裡頭卻異常清楚,大堂內的同僚們,已經超過五天時間沒有回過家,朝廷或是政事堂那邊,卻沒有傳來對李中易不利的訊息。
由此可見,李中易的獨斷專行,顯然已經獲得了陛下和相公的默許。
立威之戰的第一回合,李中易毋庸置疑的獲勝,府內眾官的心態自然也會跟著起變化。
劉金山覺得,李中易把府衙內的大小官員們,突然禁錮在了衙中,簡直就是神來之筆,極大的打亂了某些人的佈局預想。
戶曹架閣庫被燒得一乾二淨,除非三司使衙門那邊,有詳細的底檔,否則,很多收稅的憑據,就都給徹底淹沒了。
偌大個開封府,如果沒了稅收,嘿嘿,怎麼養活上上下下的這麼多官僚呢?
李中易借題發揮,找的由頭光明正大,令人無話可說。
就連政事堂的相公們,都一直裝聾作啞,並沒有發下鈞諭,申斥李中易的胡作非為。
答案其實很簡單,李中易只不過手段暴力了一些罷了,卻牢牢的佔著大道理,讓政事堂的大佬們無從下手。
“劉判,咱們啥時候才能家去?”推官何重江猶豫了一下,最終沒有按捺住心中的隱憂,主動探問劉金山的口風。
劉金山心裡啥都知道,卻故意裝著糊塗,他連聲嘆息著說:“唉,我的家中尚有六十歲的老母,也不知道她老人家,如今身體還好麼?”
就在劉金山和何重江兩人玩太極推手的時候,李中易已經換好了一身便服,領著防隅軍都指揮使王曉同這個莽漢,悄悄的從府衙後門,微服上了街。
戶曹的檔案被燒光了,李中易其實一點也不著急,他已經向劉金山打聽清楚了,整個開封府的田稅,去年已是最高,也不過區區二十餘萬貫罷了。
整個開封府內,共轄有十九縣,所有在籍的男丁,總共不超過三十萬。其中,浚儀和開封兩縣為附廓縣。
附廓縣,類似紅朝建政後,市轄區的意思,比如說北京市的朝陽區。兩座縣衙都在府城內,分縣理事,承擔著各自轄區的政務和治安。
實際上,自從李中易搞出了逍遙津的商品批發市場之後,土地上產生的賦稅,在開封府的總稅收之中的比例,已經低於30%。
如今的商業稅率僅為5%,也就是所謂的二十稅一,可謂是異常低下。
然而,佃農的地租,即使是風調雨順的年景,也至少要超過三分之一。朝廷規定的所謂十稅一,簡直就是一紙空文,形同虛設。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種商農倒掛的稅收制度,顯然加重了農民的負擔,卻使商人們獲得了極大的好處。
說得不好聽一點,這就是徵窮人的稅,補貼官僚和富人們!
社會的不公平,從第一次分配(稅收),就埋下了極其嚴重的制度性禍根!
歷史上的兩宋朝廷,如果不是靠著繁榮的海外貿易來支撐財政的運轉,只怕是早就淹沒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