嶄新的長安城中,依然是四四方方的格局,市和坊涇渭分明。
李中易漫步於街頭,穿梭於人群之中,心情格外的舒暢。
扮作大管家的張三正,依然十分緊張,兩眼不斷的掃視著四周的動靜,時刻保持著警惕的狀態。
沒辦法,攤上了一個喜歡微服私訪的皇帝,活該張三正擔驚受怕。
京兆府畢竟是西北的第一大城,街上的人流並不少,卻無京城開封那種摩肩接踵的味道。
再怎麼說,開封城已經是城市居民四十幾萬的東方第一雄城了,其市民總數多過京兆府,足有五倍以上。
旁人是看街景,李中易是看行人,這裡面的訣竅是,看買東西的多,還是賣東西的多。
尤其是,街頭巷尾的小食攤,生意好與壞,頗能說明一些問題。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李中易暗中觀察的就是,市井是否真正繁榮的大問題。
落一葉而知秋,管中窺豹,說的都是由小處見大事。
不管怎麼說,民以食為天。
所以,李中易領著葉曉蘭進了一家糧鋪,並笑著問糧價,“本地的粳米多少錢一升?”
“不瞞大官人,十文一升。”糧鋪的夥計,看得出來李中易不是個窮鬼,說話也格外客套。
李中易點點頭,開封的糧價,比京兆府便宜一倍以上,主要是南方的糧食送到開封來,走水路運輸,成本並不高。
而從中原地區,運糧食入陝西,單單是潼關這一段的艱難山路,就在無形之中,增加了不小的轉運成本。
在後世,從田間地頭收上來的蔬菜,其實並不貴,也就幾分錢一斤而已。然而,把這些蔬菜從田間送到大城市裡的集貿市場之後,價錢往往翻了好幾個跟頭。
這其中除了壟斷的因素之外,主要是運輸的成本比較高,導致菜價也跟著高漲。
如今,整個大周的糧鋪,皆為李中易所有的壟斷糧商,典型的國有企業。
李中易心裡很清楚,同一座城市的糧鋪,其糧食價格都是統一的。
也就是說,此店賣十文錢一斤的粳米,別處糧鋪也都是這個價。
其中的原因並不複雜,因為是李中易做出的規定,禁止同城的糧價,出現不必要的波動。
民以食為天!
在如今的社會中,權貴們真正賴以暴富的途徑,除了壟斷糧食生意,在災時趁火打劫之外,再就是放高利貸。
李中易登基之後,反手一掌,就將糧食生意給壟斷了,同時禁止發放高利貸。
如果,沒有駐村的村正,以及駐亭的亭正,李中易的禁令形同廢紙一張,並無屁用。
然而,隨著轉職村正和轉職亭正的人數不斷增多,整個帝國的農村,逐漸納入到了李中易的掌握之中。
以李中易的固有經驗,朝廷收一文錢的稅,官員們要貪三文錢,而胥吏們至少要貪六文錢以上。
往往,一個看似強大的帝國,都會敗於基層的酷吏之手。
客觀的說,大明王朝名義上的稅賦其實並不重,但是,明末時期朝廷始終拿不出錢來鎮壓李闖、張獻忠等反賊,核心是官富民窮。
官富民窮的根源是,吏和官沆瀣一氣,共同敲詐老百姓的錢糧。
李中易在城裡走過了兩條街,據他的暗中觀察,街頭巷頭始終有出攤子的小食販。
這就說明,楊文燦並沒有因為李中易的到來,而採取短期禁攤的策略。
畢竟,小食攤主們,每天都需要收入,不然的話,家裡很可能揭不開鍋了。
一個體恤民情的州官,不敢說是清官,但至少可以證明,有憐憫之心,還沒壞透。
李中易想試探一下糧鋪的公平問題,故意買了二十升粳米,由張三正揹著。
離開糧鋪不久,張三正趕上來稟報說:“米里的砂石極少,顯然,沒有以次充優。”
李中易點點頭,糧鋪裡的貓膩,他大致掌握了一些。其中,最主要的貓膩之一,便是在米里面多放砂石。
另外,糧鋪的管事,若想做手腳,就必須以次充優。比如說,用五年以上的陳米,替換入庫的新米,從而賺取其中的差價。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直是國人的潛規則!
自從壟斷生意以來,李記糧鋪的掌櫃們,已經被殺了近百人之多。
貪腐的掌櫃們臨死之前,都寫了他們是怎樣做手腳的細節,所以,李中易知之甚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