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2 / 6)

小說:美麗英文(勵志卷) 作者:孤悟

ture。

Together; we can make our world a better place in which to live by changing the way we and the rest of the population view it—positively。 Let’s make this challenge a reality。

生命的禮物(1)

佚名

我沒有回報過社會。父親時常教導我和姐姐,仁愛始於家庭。因而,我慷慨地給予家人和朋友關愛,但沒為別人做過什麼。我一直很欽佩那些人——他們自願花時間和金錢救助身處困境的人們。當然,我也富有同情心,當看到報道紅十字會拯救遭颶風襲擊的災民時,我的心都碎了,要知道,除了身上的衣服,這些難民失去了一切。我從未被動地援助過任何人,也從未捐過款。

我常因此感到不安,即便如此,這種負罪感也沒能激發我做任何關愛他人的事。我寧願不去想世間的苦難,所以,看電視時,只要有“援助兒童”的廣告,我就換頻道。眼不見,心不煩——這就是我對待世間苦難的方式。

內心中,我常為自己找藉口,比如我對他人疾苦過於敏感,倘若過分關注,自己也會深感痛苦。我很清楚,自己不可能救人於危難。捲入他們的生活,只會讓自己像他們一樣沮喪、心煩意亂。我告訴自己,那不是他們真正需要的,他們也不想得到別人的同情;他們真正需要的是安慰,對,是精神慰藉,最重要的是,他們需要別人給予希望。而我從不相信自己能給誰希望。

數月後,我22歲的侄女打電話給我,她的聲音非常甜美,總讓我內心深受觸動。“姑姑,血庫打電話問我獻不獻血。你可以陪我去嗎?”我同意了。

我第一次,也是僅有的一次獻血是在十年前的海灣戰爭時期。那時,我最好的朋友是流動陸軍外科醫院的護士,我是因她才獻血的。我還寄給她一個裝滿糖果和日用品的包裹,這些都是她在前線不可能有的。我記得我還為此很開心。

去血庫前,我不知道會以具體人的名義獻血。那裡有一個公告欄,上面都是兒童醫院小患者們的照片。兩年前,正是在這家醫院,我身患癌症的女兒離開了人世。因此,我很同情這些與絕症抗爭的孩子們。有一張照片是一個九歲的黑人小女孩,由於藥物緣故,她的小臉有些腫脹,但那漂亮的臉蛋似乎會說話。她叫亞里克西斯,正與病魔作著鬥爭。她生命的大部分時間幾乎都在與癌症抗爭,我瞭解到,她的病情曾兩次好轉,但現在又惡化了,這已經是第三次了。於是,我請求以她的名義獻血。

我不暈針,整個獻血過程無絲毫疼痛。血庫要贈我一個毛茸茸的小動物和一件T恤,被我婉言謝絕了。我獻血並非有所圖,僅僅只是想獻血。一個半月後,我又來獻血。再一個半月後,我第三次獻血。我覺得這是我力所能及的,因此我暗自發誓,只要身體健康,就經常來獻血。

我幾乎不看電視,但我堅持在上班前開啟電視。雖然並沒坐在電視前收看,但我能聽到播放的內容。一天早上,我聽到播音員報道一個名為亞里克西斯的小女孩。我立即上前看,想知道報道的是不是我在血庫認識的那個小女孩,的確是她。

亞里克西斯在抗擊絕症的過程中死去了,我非常傷心。我聽著亞里克西斯的故事,淚流滿面。報道說她是一個非常出色的孩子,對這一點我並不感到驚訝,因為在血庫的那張照片上,我從她的眼睛裡就看出來了。她有著天使般的面龐,微笑中滿是樂觀和勇氣。我第一眼看到她,就喜歡上了她。

那天早上,我得知她的故事和死訊並非巧合。她現在是一個天使了,她覺得讓我知道這一切很重要;於我而言,我的獻血行為沒什麼大不了的,但對她,對那些在生命邊緣掙扎的孩子們,卻是極了不起的。

我從未見過這個了不起的孩子,也沒接觸過她,然而,她卻深深地打動了我,她的精神觸動了我靈魂的最深處,令我無法忘懷。我喜歡把她當做我女兒的好朋友,在另外一個世界裡,她們很快樂、很健康,像所有小女孩一樣,她們嬉笑著,玩鬧著。

我的醫療師總對我說,儘管我做的事不佔用太多時間,不花費太多氣力和金錢,但這並不意味著我所做的沒有價值。對需要幫助的人們,我們做的每件小事都意義深遠。因此,我建議你們,勿以善小而不為。點點滴滴的善行加起來,價值就不菲了。

生命的禮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