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3 / 4)

我不再那般在意,如此痴情的他,更令我心馳神醉……

我釋然,他亦能漸漸和我說起你,說起你們的曾經……

在洛陽、在瓦崗,韋妃、逝去的楊妃,還有一直陪在他身邊的楊夫人……

我曾幾次默默拭淚,他笑說,都過去了,然而我卻知道,他的心,已經粉碎,自你離開的那一天起,已經粉碎……

而我的心呢?

直到他離開的那一剎那,我才發現,原來心碎……竟如此疼痛!

一點一滴、一血一淚,俱都破碎在他離去的瞬間……

我終於明白了他的痛,他想起你時,那錐心徹骨的痛……

可也許,對於他,是幸福的吧?

至少,在他閉上雙眼時,我分明看到了你的容顏,然後,他笑了,安然的微笑……

文德皇后,都說你紅顏薄命,可是,你卻帶走了一個帝王一生的愛戀、霸佔了他永恆的思念……

究竟是幸還是不幸?

不久,徐惠茶飯不思、思念成疾、拒絕醫藥,終在永徽元年,為李世民殉情而死,年僅二十四歲!

☆☆☆

正史之徐惠:

徐惠,湖州人,貞觀十一年入宮,後期最得李世民寵愛的妃子,她從才人做起,以後凡是后妃位號有哪個空缺,受到晉封的一定是她。她頗有長孫皇后遺風,對於李世民行事出現偏差敢於直諫。

李世民對她的感情,像知己,又有點父女的味道,甚至在尋找長孫皇后的影子。

貞觀二十三年,李世民去世,痴情的徐惠思念成疾,拒絕醫治,終於於永徽元年追隨而去,年僅二十四歲。

李治感念她的情意,追封她為徐賢妃,葬於昭陵,除了長孫皇后與李世民同墓同穴外,她是離太宗最近的一位妃子。

而她,也是太宗后妃裡唯一一位和長孫皇后一起被列傳的女子!

……………………

ps:(出版稿已完結,明起將陸續更新續集部分,隨寫隨傳,望大家繼續支援《大唐風月(續)》)

第 31 卷 驚鴻水起回眸處1

又是一年六月霜天,又是大片木槿飄如飛雪的季節,明明微溫的午後陽光,稀疏灑在粉白色簇簇跌落的花瓣上,便如結了霜般,御花園,怎麼都是一副蕭索的景象。

李世民負手而立,木槿花瓣飛亂在風中,飛亂在帝王惆悵的眼裡。

逝者常已矣,生者常悲思,一年了,帝王悽痛的心,仍舊一片斷壁殘垣,眉目間少了分桀驁,多了幾許凝重的細紋。

無憂,你可知這是怎樣的一年?冷風灌入心腸,冰雪堆積眉間,自你走後,我的心,便再沒有春了……

一片花葉落在肩頭,李世民伸手拂去,滿眼盡是落花的悲涼。

遠遠傳來一陣腳步聲,接著是宮人惶恐的聲音:“公主慢些,莫擾了陛下。”

李世民回頭,只見木槿飄飛的香雪中,女孩著月瑩色縐紗隱花裙,與飛雪相容相映,及肩烏髮,系油綠色綢緞錦絲帶,明眸澈亮清明,粉唇嬌嫩如水,欣喜的朝李世民跑來。

李世民見宮人畏恐的目光,苦笑著擺了擺手,宮人便不再隨來,女孩撲在他的腿上,揚著閃亮晶眸,真純的望著他:“父皇,你又不開心了嗎?”

李世民低身抱起女兒,悲涼目光沁入絲午後暖陽:“沒有,父皇看見兕子,就開心了。”

聲音微微沙啞,該是許久未曾言語的緣故,兕子偏頭凝望著父皇的臉,墨色如蝴蝶展翅的眼睫,一眨一眨,像極了母親的眼睛,亦有母親眼神的溫憐:“父皇又想母后了,兕子知道。”

李世民微微一怔,尚來不及驚訝,兕子便默默垂下眼簾,遮掩去眸中散落的想念,恐更加觸痛了父親的心懷:“兕子也想母后,可是,兕子不哭。”

李世民心底抽的一痛,小女兒懂事的一句,竟勝過了眾人千言萬語的規勸,他緩緩撫摸著女兒的秀髮,眼裡盡是憐惜:“嗯,兕子最乖了,明天叫上哥哥姐姐,一起遊園好不好?”

兕子點點頭,靠在父親肩頭,恬適的微笑。

晉陽公主,這一年多來,在李世民身邊長大的孩子,幾乎與他寸步不離,是多少嬪妃公主豔羨的人兒,公主雖是五歲的年紀,卻一向最能體會天子的心,無怪李世民如此疼愛,也真真是可人疼的孩子。

抱著兕子一路走回太極殿,迎上來的是楊若眉,這一年來,陪他最多,解他心事的女人,若眉好就好在十分知體,更從不多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