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部分(2 / 4)

小說:三國之幫爹當軍閥 作者:江暖

劉和這是在搞歧視和不平等,為什麼有錢的人可以得到醫術高明的醫生出診,沒錢的人就只能躺在家裡等死麼?

這個問題,基本上是無解的。名醫的資源就是那麼一點點,而天下的病人卻有千千萬萬,拋卻有錢沒錢這一點,在醫者眼中,生了病的人都是需要救治的。難道讓所有的名醫每天為無錢支付診費和藥費的窮人治病,這樣就公平了嗎? 如果富人的財富來得合理合法,那麼他們願意用更多的財富換取更好的醫療待遇,這又有什麼不對呢?

劉和從來就不相信世界上有絕對的公平,正是基於這樣的認知,所以他的努力方向是培養出更多的醫生,儘量減少貧窮之人,建立起一種社會救治體系,而不是去創造一個絕對平等和平均和烏托邦。

華佗和張機對於劉和這種嫌貧愛富的做法其實還是有些牴觸的,特別是劉和將他們兩人當成了醫學院最大的兩棵搖錢樹,這顯然讓“神醫”和“醫聖”覺得人格尊嚴受到了侮辱和挑戰。不過劉和告訴他們,醫學院透過替富家豪族賺來的金銀,其中一半充入錢行,另外一半中的六成用來為處於赤貧的窮苦民眾購買藥材,剩下的四成則用來培養鄉村赤腳醫生。劉和這麼一番解釋,讓兩位善存於心的老人胸中釋然,於是在日後出診的時候,理直氣壯地向豪族富戶們索要高得嚇人的診金。

劉和甚至為了此事專門在報紙上刊文,意思就是安撫普通百姓不要覺得兩位神醫見錢眼開,懷疑他們的人品,同時也安撫那些富家大戶,告訴他們這些高額的診金出得不冤枉,因為他們的豪爽大方,有許多窮苦百姓能夠得到基本的救治,這是一件對大家都有好處的事情。

豪族大戶們想到華佗和張機差不多屬於劉氏父子的“御用”醫官,如今雖然花費的診金有些肉痛,但能請到家中來替家人診病,也是很難得和珍惜的機會。何況大將軍也說得明白,就是希望有錢人能夠多花一些金銀出來貼補窮苦之人,所以這個錢花得雖然多,但也是值得的。

除了賣奢侈的四輪馬車給豪族富戶,壟斷高水平的醫療資源,劉和還把放大鏡、老花鏡、上等好馬、珍貴藥材、獸皮、各種做工精美的藝術品都作為聚斂黃金白銀的財路,只要堅持個三、五年時間,大漢現有的黃金、白銀估計都要流進位制幣司的倉庫。(未完待續。。)

第五二六章 三韓來人

時間轉眼便到秋涼,在中秋節前夕,大喬為劉和誕下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兒子。

早在半年之前,遠在京城的太傅劉虞聽說了兒媳有身孕的訊息之後,便為大喬懷的這個孩子取好名字。如果是男孩,便叫劉治;如果是女孩,就叫劉怡。如今小劉治安然出生,劉家又添新丁,薊城太傅府和公子府中一片喜慶。

好訊息還不止這一個。年初時的一場暴雪過後,北方終於迎來了難得的風調雨順之年,老天爺似乎覺得這兩年把北方四州的百姓折騰的過頭了,因此難得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沒有再整出什麼么蛾子來。

在這個靠天吃飯的年代,一個風調雨順的好年景,便意味著糧食的大豐收。

從各郡上報的數字來看,幽州今年的糧食產量已經與受災之前持平,而冀州和遼州則超過了以往豐年的產量,有了很大的增幅。幽州的人口和糧食產量已近飽和,冀州在受災之前才剛剛完全置於劉和的掌控之下,遼州則是因為有大量移民的湧入,所以在災年過後糧食產量出現了井噴,而且這樣的情況應該還會持續數年。

寧州那邊的情況有些差強人意,畢竟是剛剛成立的一個新州,加之人口數量稀少,生產基礎又差,所以劉和也不會去責怪杜畿做事不力,相反還會專門調撥一批錢糧運往寧州,給杜畿更加有力的支援和幫助。

幷州目前還是一團漿糊,除了北方的雁門和定襄兩郡情況稍有好轉,其餘幾個處在袁譚勢力控制之下的郡依然是水深火熱,民不聊生。

因為有三州之地糧食喜獲豐收,所以劉和急忙命令制幣司抓緊時間加印一批糧票,以便繼續擴大票劵的使用範圍和影響力。

這天劉和來到灅水邊觀看器械學院幾位助教製造出來的明輪船,只見兩隻巨大的輪子被放置在一條長約五丈的木船兩側,輪子的轉軸嵌入船殼之中。幾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不顧深秋的涼意,正光著膀子使勁踩著腳下的轉輪,驅動明輪船逆水而行。

劉和上一世是文科生出身,對於物理機械的掌握瞭解十分有限,所以無法給器械學院這些幹勁十足的助教們太多的建議和指導,但明輪船的思路卻是出自於他。

在依靠風力和水流航行的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