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與那韓珩多有辯論,可以確認此子確實胸有才華,並非浪得虛名之輩。”陽儀說道。
“卑職也仔細旁聽了王長史與韓子佩的言語,可以確定兩人確為故交好友,昔年同學於潁川大儒陳寔門下。”柳毅說道。
公孫度點頭,開口問道:“可曾查明此子前來襄平的用意?”
“王長史只說韓子佩是受了自己的邀請,特來遼東遊學,並無明確的目的和企圖。”陽儀回答。
公孫度再問:“可知此子是何地人氏?”
柳毅回答:“韓子佩自稱是代郡高柳人氏。”
“高柳?便是處於劉伯安控制下的邊塞之城高柳麼?”
“正是。”
“柳主簿,本侯交給你一項差事,明日立即派出細作前往遼西打探,查一查這個韓子佩是如何安然無恙的從代郡穿過公孫瓚的地盤來到襄平的!”
“卑職領命!”
“陽治中,緝拿劉政及其家人的事情還需多費心,你立即替我起草一份緝拿劉政的公文發往各縣,便說‘敢藏匿劉政的與劉政同罪!’”
“大人,如此堂皇地緝拿劉政,是否有些不妥?”陽儀小聲勸說道。
“嗯!有何不妥?”劉度面露不虞之色,反問道。
陽儀額頭冒汗,急忙解釋:“那劉政畢竟是漢室後裔,大人若是將其拿住殺了,遼東士林之中難免會有人非議此事,只怕對您的聲譽有損。”
“哼,本侯手下殺計程車族還算少麼?誰敢非議,便以合謀罪論處,一併抓來殺了!”
公孫度說這話時,霸氣側漏,遼東王的氣勢展露無遺。
第一三九章 罵個狗血淋頭!
當公孫度和兩個心腹在府中嘀嘀咕咕的時候,韓珩和鮮于銀也在密謀著後續的行動。
韓珩一臉擔憂地說:“明輝,情況比預想的要複雜許多。僅從今日王彥方的口中,我們就得到了不少有用的訊息,公孫度如此多疑善忌,只怕不會輕易答應公子的請求,我擔心這次恐怕要讓公子失望了。”
鮮于銀安慰韓珩:“子佩先生,這一路陪你走過來,看得出你是個外表溫厚、內裡堅韌之人,有道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也不要將結果看得太重。我最瞭解公子,只要你用心為他做事,成敗與否其實並不重要,他今後一定會信任和重用你的。”
韓珩感激地點點頭,又道:“公子的性情確實是我所見過最好的一個,為人寬厚隨和,絲毫沒有世家貴子的驕橫,也能聽得進別人的勸告和意見。我只是擔心像他如此仁厚的人,若是沒有一個好的結果,豈不讓人惋惜?正因如此,我才想要盡力促成公孫度與大人的聯手,為他爭取一些壯大的時間。”
鮮于銀一臉自信地說:“子佩先生不必為公子的出路擔憂!你且信我,公子有經天緯地之才,更有神鬼莫測之智,區區一個公孫瓚,根本奈何不了他。公子是個有大志向的人,將來遲早會滅瞭如今在各州郡內跳來跳去的傢伙們,還漢室一個朗朗山河!如果公孫度不願藉此良機而交好太傅大人與公子,只能說明他鼠目寸光,將來必定是死無葬身之地!”
韓珩嘆一口氣,悠悠地說道:“以如今這種局面,想要恢復漢室江山社稷,何其之難啊!”
鮮于銀卻是非常樂觀,並不為韓珩的悲觀情緒所影響,繼續說道:“咱先不扯將來那些事了,先琢磨一下如何應付公孫度吧。”
“好,正當如此。公孫度明晚要在府中設宴招待於我,不知明輝有何看法?”
“我的主張是暫時不宜向公孫度挑明來意,不妨再細緻觀察幾日,同時也趁此時間四處打探公子要尋的那幾個人,想辦法先跟他們取得聯絡。”
“嗯,我也是如此想的。若是明晚向公孫度亮明來意,今後我們在襄平的行動就會處處受到限制,不如繼續打著遊學的旗號,方便四下裡查探遼東一帶的形勢,也為今後公子攻略遼東做些準備。”
兩人一番低聲商議,定下了計策,鮮于銀離開韓珩臥房,回到自己的住處。
“你們幾個,明日便在城內四處走走,到街面上買些吃食和用品,去酒肆裡轉轉,留意襄平城內老百姓最近都在議論些什麼事情,順便打聽一下邴原的住處。”
“謹遵鮮于都尉之命!”
“喊我什麼?怎麼還是改不了口?記住,你們現在就是韓先生的部曲私兵,我是你們的頭,不是什麼都尉!以後誰若是再敢叫錯,等回了薊城,看我不收拾你們!”
“輝哥,小的們記住了!以後再也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