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2 / 4)

小說:三國之幫爹當軍閥 作者:江暖

先生謬讚了,雲只是做點力所能及之事而已,未曾請教閣下如何稱呼?”

王松於是介紹說道:“這是子棄,本姓劉,名放,乃涿郡人氏,是廣陽順王后裔,曾在郡中擔任綱紀之官,後被舉為孝廉,如今屈居敝縣。”

趙雲聽了王松的介紹,心想這位劉放似乎與年初在令支認識的劉玄德身份有些相似,都是漢家劉姓的後人,不過現在的處境看上去似乎有些落魄,竟然淪落到給一位縣令當幕僚的程度。

想到這裡,趙雲心頭一動,從懷中掏出一張紙來,交到王松的手中,然後說道:“這是吾家大公子代父發出的《納賢告示》,有勞王縣尊安排人張貼在城門口顯眼之處,以便過往的能人志士早日見到,前往薊城效力!”

ps:求推薦啦!趕緊投出來吧,那玩意每天都有,過期作廢啊!

第八十八章 有棗沒棗打一竿

趙雲只帶著兩名親兵便進了雍奴城,倒是令王松和劉放等人鬆了一口氣,同時也對趙雲高看了一眼。

這是個文尊武卑的時代,趙雲能得文士出身的王松和劉放高看一眼,可不容易。

王松在府中設宴,請趙雲上坐,又請縣中官吏一起作陪。趙雲也不推辭,大大方方地坐了下來,接受眾人的敬酒,然後又逐一回敬過去。

王松問:“不知趙都尉這次來雍奴,需要籌集多少糧草和軍資?”

趙雲答曰:“保底的數目是與去歲雍奴上繳州里的相同,若是王縣尊能體諒州里的難處,儘量多的提供一些糧草軍資,雲返回薊城之後,自然會向大人彙報此事。”

王松點點頭,面露難色說道:“按理來說,如今太傅大人在北方對鮮卑人用兵,本縣理應盡力支援才是,然則前些時日公孫將軍麾下都尉田楷和別部司馬劉玄德率軍從雍奴經過,已經從縣裡徵走了高於往年五成的糧草,如今可以交給趙都尉的糧草恐怕難以湊齊保底的數目。”

趙雲面色平靜地看著王松,說道:“本都尉獲悉田楷南下冀州時,走得甚是匆忙,不知當時他從哪裡來的時間,在雍奴收集了超過往年五成的糧草?”

王松被趙雲這話問的一窒,急忙解釋說道:“田都尉雖然走得匆忙,但劉司馬卻留下一員小將,專門負責在本縣督糧,等到徵夠了數目,這才押送著糧隊南下而去。”

趙雲聽到王松不止一次的提起劉備,心裡有些疑惑,問道:“不知這員小將叫什麼名字?”

劉放在一旁回答說:“啟稟趙都尉,劉司馬留在雍奴督糧的這員小將名曰田豫,正是城外田家堡人氏,他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所以對於今歲雍奴的糧食收成非常熟悉,因此督糧的事情辦得十分堅決徹底,敝縣為了自保,不敢有所欺瞞。”

趙雲聽說劉備留在雍奴督糧的人是田豫,心中釋然,依然臉色平靜地對王松說道:“田豫此人,本都尉在劉玄德帳前曾經見過數面,是個清儉約素之人,有他負責督糧,確實難纏。”

王松心裡一陣嘀咕,心道田豫雖然難纏,可跟你比起來,還是差著火候。

“既然王縣尊如此為難,本都尉也不好逼著你向縣裡的百姓加重負擔,那便按照去歲一半的數目辦理吧!”趙雲經過一番思慮,淡淡地說道。

王松本來已經咬牙做好了再挨一刀的思想準備,咋聽趙雲忽然改口,只要一半數目的糧草和軍資,頓時大喜,急忙恭維說道:“趙都尉時刻心繫黎民百姓,真乃義士也!”

趙雲擺手,說道:“王縣尊不必替雍奴百姓謝我,要謝也該是我家公子。雲出薊城時,大公子再三叮囑,一定要體恤各縣百姓疾苦,不可擅自加重百姓的負擔。既然雍奴百姓多向奮武將軍繳納了五成的糧草,我們便少收五成好了。”

座中大小官吏見趙雲說的煞有介事,於是紛紛感念起尚在薊城的劉和公子來。其實,趙雲離開薊城時,劉和只交待他見機行事,快去快回,還真沒說過體恤百姓這麼上層次的話來。

王松卻是不知,趙雲如此輕易的改口,卻跟他接到的命令有關。劉和派給趙雲的任務裡面,本來就沒把雍奴當成徵糧的重點,趙雲抱著“有棗沒棗打一竿”的心態前來雍奴,如今可以輕鬆募到一批糧草,也就不會真的跟王松計較了。

趙雲心裡清楚,如果自己黑著臉緊逼王松,估計雍奴縣裡咬緊牙關真能如數上繳糧草,但無疑會給百姓身上增加沉重的負擔,所以便自己做主,直接降低了雍奴上繳糧草一半的數目。

定下了需繳糧草的數目,席間原本有些壓抑的氛圍一掃而空,眾人活躍起來,紛紛又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