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給一個莽撞之輩;高幹則是四處拉攏冀州本地的豪門大戶,許下這樣那樣的好處,慫恿他們聯合起來逼迫韓馥讓賢。
主戰派的沮授多次向城中大戶發出請帖,邀請他們過府赴宴,為了堅定大家的信心,他還將天子特使劉大公子抬了出來,話裡話外透出的意思就是冀州之事尚有可為,幽州牧劉虞不會坐視不理,大家不是孤軍奮戰,千萬不要因為聽了他人蠱惑而引狼入室。
劉大公子很給力,對於沮授的安排全力支援,在宴會上毫不避諱地說著袁紹的壞話,說著公孫瓚的壞話,說著自己老子的寬厚仁和,說著自己在長安與國賊董卓周旋的英勇事蹟,總之就是不說什麼時候離開高邑。
韓馥坐視雙方較勁,既不干涉,也不明確表態,他現在打的主意便是一個“拖”字。冀州目前這種僵持的局面勢必不會持久,若是公孫瓚帶兵南下而劉虞無動於衷,他就看著公孫瓚和袁紹為了爭奪冀州而互掐;若是劉虞率軍南下牽制公孫瓚,他就集中冀州剩餘力量與袁紹死扛到底,總之不會白白便宜了袁紹。
說起來,都怪劉和這個傢伙!人家韓馥本來都打算讓賢了,他忽然跑到高邑來搗亂,如今讓韓馥看到了希望,搞得大家都不得安生……
八月初九,駐守阜城的張郃忽然率軍後撤至薄落亭一帶,趁著袁紹摸不清虛實之際,緊急修築防禦工事。等到袁紹接到高邑傳來的訊息,知道韓馥的態度發生轉變之後,卻是錯過了攻擊張郃的最佳時機。
張郃此人通曉應變之術,最擅長的便是佈置營寨,他預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