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夠分呢!”
劉和被鮮于銀這麼一番“蠱惑”,確實有些心動了。正如鮮于銀自己強調的那樣,若論前往遼東的合適人選,文士非韓珩莫屬,而武將卻是趙雲和鮮于銀最為合適。
趙雲的武藝高強,如果派他去,自然可以保得韓珩路上的安全;鮮于銀的經驗豐富,加之又是土生土長的幽州人,對於遼東的地形比較熟悉。
劉和相信,這兩人無論哪個陪著韓珩前去遼東,都會順利完成任務。
“好吧,我暫且同意你的提議。只要丁況這次帶回來的人確實可堪重任,等我到了馬城,就讓鮮于輔返回來接替你,而你就替我去一趟遼東!”
“一言為定!”鮮于銀大聲說道。
當日無話,接下來劉和在焦急難耐中等待著馬城方向傳回新的訊息,同時也等待著丁況能夠順利將孫禮給自己帶回來。
在劉和的記憶中,孫禮在曹魏陣營內也算是二流拔尖的武將,足以與郭淮、郝昭等人媲美,他不僅武藝高強,而且為人正直忠誠,一旦此時被自己招攬,又是一個可塑之才!
還好,大公子的焦急沒有持續多久,丁況終於回來了。
丁況比預料中的晚了兩天返回,原因是他把任務完成的太紮實徹底了一些,以至於不得不放緩趕路的速度,讓大公子白白擔心了好幾天。
丁況返回薊城的速度慢,那是因為他已經成功說動了孫禮,並且僱了十幾輛馬車,將孫禮的老孃和馬臺的家人以及兩家值錢的財物統統運回了薊城!
丁況跟隨劉和日久,親眼見識了大公子為了招攬和留住人才,不惜付出許多代價,所以他下定決心這次要將事情做得漂亮徹底。既然公子看上了孫禮,那就索性將馬臺和孫禮兩家遷往薊城,免得今後留得住人,卻留不住心!
丁況一行人剛進薊城南門,就有衛兵前來向大公子彙報訊息。劉和聽說丁況帶著一夥人回來了,頓時喜上眉梢,帶上李嚴,樂顛顛地來到正門前,等候著小將孫禮的到來。
此時的孫禮,確實還小,尚未到二十歲,而郭淮和郝昭兩個不錯的武將,還只是七八歲年紀的孩子呢。不僅郭淮和郝昭還是孩子,像諸葛亮這種絕世大能,也才剛到十歲而已,還有陸遜、費禕……
第一一四章 孫禮來投
丁況這次能夠順利從容城將孫禮帶回來,功勞應該歸於馬臺。
這年頭,誰都不傻。別看丁況請馬臺喝酒時說了許多好聽的話,還請來了徐邈等富家公子作陪,但馬臺心裡比誰都清楚,自己能有這樣的待遇,卻是沾了小兄弟孫禮的光。
馬臺也沒有想到自己不過在趙雲面前隨口提過孫禮一次,沒過幾天劉和公子就這麼上心地派人前去招攬自己兄弟。說心裡話,孫家兄弟雖然有一身好武藝,可畢竟只是白丁出身,若論地位,甚至都不如自己這個縣吏。劉公子貴為天子侍中和特使,又是劉虞的嫡長子,以他那麼高貴的身份,怎麼會這樣在乎一個武人呢?
不明白歸不明白,但馬臺也知道這次孫家兄弟要走運了,因為他也聽說過劉公子在信都時,曾用安平國向公孫瓚換回一個趙雲來。這次公子雖然沒有拿出一國之地,但也誠意十足,相信不會讓孫家兄弟失望的。
馬臺懷著這樣那樣的心思,陪同丁況很快趕回了容城,見到了自己的義弟馬臺,然後將丁況的來意說明。丁況也不含糊,直接從懷裡掏出劉和的親筆信,還有一份《納賢告示》,邀請孫禮前往薊城接受公子的任用。
有馬臺在一旁說話,孫禮也是非常動心,可他擔憂自己走後,老母無人照料,於是說出心中顧慮。丁況當場拍板,讓孫禮和馬臺將家人財物一起搬到薊城,今後就在薊城落地生根。
薊城乃幽州治所,大漢東北方的第一大城,能在那裡安家落戶,當然是孫禮和馬臺求之不得的事情。
順利搞定一切,丁況於是帶著老老少少數十口奔赴薊城!
當劉和在州牧府的正門上見到孫禮時,看到的是一個稍顯青澀的大男孩,估計年紀也就十七、八歲。孫禮的個子已經長的很高,比劉和還要冒實一些,膚色有些微黑,但身形健碩,目光炯炯,看上去精氣神十足。
“公子,卑職幸不辱命,將孫家兄弟給您帶回來啦!”丁況一臉興奮地說道。
此時,劉和的臉上已經笑開了一朵花,他頷首向丁況投去讚許的眼光。
“卑職馬臺,見過大公子!”
“草民孫禮,見過大公子!”
馬臺和孫禮依次抱拳,向劉和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