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部分(2 / 4)

小說:三國之幫爹當軍閥 作者:江暖

“伯侯抓住了關鍵之處,此戰便是如此!”(未完待續。。)

第三四零章 澆水築冰城

白山都尉城,簡稱白山城,坐落在幽州西北白山山脈的北方一百里,距離東面的濡水河三十里,是在這兩年內才開始修建起來的。

白山都尉杜畿,年過三十,能力出眾,上任之後大力推行劉和定下的“同化”之策,將原本附屬於閻柔的數十個部落進行了整合,變成四個大的聯合部落,每一個部落之中都有兩成的漢人,三成的烏桓人和五成的鮮卑人。這四個部落被杜畿命名為左、右、前、後四部,施行半軍事化的管理,每部設有曲正一人,曲佐兩人,隊率四人,由本部各族進行推選,七人當中有兩個漢人,兩個烏桓人,三個鮮卑人。

杜畿作為都尉城的最高長官,軍政一把抓,有生殺予奪的大權,但卻從不濫用手中權力,講究以理服人、以法治城。因為杜畿賞罰分明,執法公正,不會偏袒漢人,加之四部的七名核心管理者來自三族,相互之間可以進行有效的監督,因此整合的四個聯合部落對於杜畿都很擁護,對於他下達的各項命令也能很好的執行。

杜畿上任不久,便將修建白山城作為頭等大事來抓,為了能在北方草原上為幽州築造一座堅固的衛城,杜畿專門組建了一支牛馬運輸隊,又組建了一支採石隊,他讓採石隊到白山之中開鑿出修建城池房屋所用的條石,再由運輸隊以牛車和馬車運回百里外選中的城址,就這樣開始了愚公移山一般的壘石建城。

後來劉和得知杜畿的宏大計劃,非常的支援,當時正好遇到幽州大旱,許多青壯勞力無事可做,劉和便從州內調集五萬勞力翻越白山。前去支援,這一干便是半年之久。

如今,由青石壘成的白山城已經初具輪廓,雖然只有一丈多高,南、北兩座城門,但也讓城內留駐的軍民感覺心中踏實許多,就算得知東部鮮卑人可能要來攻打,依然能夠穩住心神,做好各種迎敵的準備。

這天,趙雲和杜畿騎馬繞著環形的城牆仔細巡視一圈。檢查牆體和城門洞是否存有縫隙和糟虛的地方,以便及時進行修葺補全。

“城牆還是有點矮了,雖然可以阻擋胡人的騎兵,但胡人若是攜帶了井欄和雲梯,守軍的地形優勢就會不復存在。只怕到時候傷亡太大!”趙雲皺眉,有些擔憂地說道。

“築城的工程量太大。還需至少兩年工夫。才能完全築成高三丈的城牆,短時間內只能藉助現在的規模進行防禦了。”杜畿有些不甘地說道。

趙雲思索片刻,忽然說道:“如今正值隆冬天氣,可否組織人力用草袋裝上土,在現有牆體的基礎上堆高兩丈,然後從上向下日夜澆水。使其結冰堅固,成為一道冰牆,這樣便能大大增強城牆的防禦能力。”

杜畿聽了趙雲這個建議,稍一考慮。便露出驚喜之色,興奮地說:“此計絕對可行!若是沒有下面一丈多的石牆作為基礎,在平地上澆築冰城,容易因為基礎不牢而塌方,而且胡人來時也可放火炙烤,因此無法實施。如今在現有的一丈多高石牆基礎上壘土澆水,則沒有這些問題,可以起到臨時的防護效果,直到明年四月冰化之時。”

“有這幾個月時間,應該足夠了。那便立即組織城中勞力開工吧!”趙雲拍板,做出決定。

接下來的幾天中,城內一萬多人不分白天黑夜地辛苦勞作,他們從城外不遠處掘坑取土,然後再將泥土填入草袋中做成幾十斤一個的土包,再由戰士們運到城牆上面,一層一層地整齊碼放。城內的百姓架起大鐵鍋和銅鍋化冰取水,然後抬到城牆上面一瓢一瓢地往草袋裡面澆灌,直到溫水在寒風中結成一層厚厚的冰,覆蓋在土袋的外面。

城內有四個聯合部落,正好一個部落負責一面城牆,在強敵來襲的重大威脅之下,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更沒有一個人問杜畿要工錢,大家只知道趁著東部鮮卑人未抵達之前將冰城澆築的越高,到時候大家就會越安全。

時光在白山城軍民的辛苦勞作中一晃而過,很快便是十天過去……

城中高聳的望鬥上,一位年輕的烏桓士兵全身裹得嚴嚴實實,只留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向著東面和北方使勁眺望。

忽然,他的瞳孔往內收縮,眼神中出現了緊張之色。

“當……當!”急促的報警銅鐘被他使勁敲響。

鮮卑人來了!

趙雲聞訊,從容登上東面的角樓,手持千里鏡仔細觀察著遠處隱約出現的鮮卑人的哨騎和前導部隊。

“立即派出信使,從西門離開,向馬城報告,便說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