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榮送出營寨。
徐榮走後,李傕皺眉對賈詡說:“當初我們定下的策略是攻進長安,然後把控朝局,如今因為劉和的攪局。攻破長安已經變得遙遙無期,不知文和先生以何教我?”
賈詡搖頭嘆息說道:“人算不如天算,當初我們誰都沒有想到劉和會來攪局,更沒有想到劉和麾下竟有這樣一支戰力強橫的部隊,所以現在最好的辦法自然是答應徐榮的提議,與劉和講和,暫時休兵罷戰,以待來日。”
“我也傾向於與劉和停戰,但他開出的條件是要把少帝迎往洛陽,這樣的條件實在令人難以接受!”李傕一臉憤憤地說。
“稚然不妨退一步想。就算劉和真能說動滿朝文武和王允、呂布等人,將少帝迎往洛陽,對我們又有多少損失呢?只要朝廷赦免了西涼將士的罪名,承認將士們的地位,你和郭校尉等人在關中地區還不是高高在上,無人可及?少帝真若是到了洛陽,劉和就要整日與王允和呂布等人鬥個不休,還要時刻提防關東各路軍閥插一腳進來,到時候頭疼的卻是劉和。關中地區反倒安穩無事。”
“嗯,文和先生分析的有理。我這就派人前去聯絡郭汜、樊稠和張濟等人,與他們商議停戰之事。”李傕最終接受了賈詡的勸說,決定與劉和停戰。共同分享長安之戰的結果。
接下來的幾天裡,長安城內外再無戰事,進入一種令人覺得詭異的平靜期。
圍城的西涼軍停止了所有攻城的行動,他們從四個方向匯聚到一處。屯兵於北大營內,似乎在等候新的命令。
李傕已經成功說服了郭汜、張濟和樊稠等將領,願意接受劉和提出的停戰條件。但卻要求朝廷首先赦免西涼軍無罪,同時給西涼軍一個合適的安置,大軍才會散去。
戰事進入這個階段,已經到了敲錘定音的地步,趙雲和郭嘉不能替劉和繼續做決定,所以趕緊派人前往潼關向劉和報告情況,請示後續的行動。
前來向劉和親自報告的是田疇,他已經與劉和分別有一年多了。
當田疇快要抵達潼關時,劉和親自出城十里前來迎接,給予了田疇最高規格的迎接。
“卑職田疇見過大公子!”
在見到劉和的第一眼,田疇急忙躬身向劉和行禮。雖然只是分別一年,但如今的劉和不復當初羸弱不堪的樣子,看上去精神振奮,目光炯炯有神,讓田疇竟然生出了幾分莫名擁戴的感覺。
或者,這就是所謂的“氣場”?
劉和急忙快走幾步,一把將田疇扶起來,然後不顧身邊隨從和周圍士兵的驚訝,狠狠地給田疇來了一個大大的熊抱,然後哈哈大笑地說道:“子泰兄,千盼萬盼,總算是把你盼回來了!”
田疇被劉和這股熱情勁搞得有些手足無措,原本想好的話竟然不知道從何說起,只得被劉和拽著手拉進了關城之內。
一番敘舊過後,田疇詳細向劉和彙報了趙雲率軍與申息軍在驪山附近會師之後的行動,然後說道:“公子,如今李傕和郭汜等人已經不願再戰,貯備接受你定下的停戰條件,不過他們對於你能否逼迫王允同意赦免他們的罪名有些懷疑,所以仍然將大軍屯駐在長安城外,隨時都有捲土重來的可能。”
劉和點頭說:“嗯,這個情況在我的預料之中。王允那個老糊塗脾氣又臭又倔,如今看到長安之圍暫解,肯定不會答應赦免李傕等人,說不定他還想著利用我進一步收拾李傕和郭汜他們,甚至是制衡呂布為首的涼州系,可我偏偏不讓他遂願!這次我能救他一條老命,已經還清了當初欠他的人情,想讓我繼續給他當打手,門都沒有!”
田疇有些擔憂地說:“公子,那我們如何讓王允點頭同意赦免李傕、郭汜、樊稠幾個呢?除了赦免他們,還要給他們擢升官職,分配領地,否則今後麻煩不斷啊!”
“哼哼,我幹嘛非要讓王允點頭同意?王允在朝中的職務不過是個司徒而已,如何比得上吾父的太傅之尊?現在是我手中握著足以改變長安格局的兵力,不是他王允,我幹嘛要看他的臉色行事!”劉和說這話的時候,顯得霸氣十足,再也不像當初從長安出逃時那副可憐像。
“那麼,公子是準備親自前往長安解決這些問題麼?”
“長安我就不去了。不過一座孤城而已,裡面裝的盡是些迂腐老朽的傢伙,去了看到了也是覺著窩心。我現在就寫幾封書信,然後你帶回去將其分別送到相應的人手裡面,若是他們不肯答應,我立即帶著兵馬回洛陽,誰愛玩誰玩去,本公子可沒空跟他們兜圈子!”
“一切悉聽公子的吩咐